行测小技巧(2)资料分析不宜多练习「精确计算」

「资料分析」绝对难度不高,但题量大、解题时间长。由于行测考试时间非常紧张,因此提高「资料分析」解题效率极为重要。
有的公考培训机构会要求考生「练习精确计算」,会列出诸如「1234+567」,「8910×11」等式子让考生来算,这种做法非常不推荐,原因有二:
一是「资料分析」根本不需要计算得那么精确。
比如「1234+567」这种式子,绝大部分题只需确定结果≈1800即可,甚至意识到「结果略<2000」就行,几乎没有「三、四位数加减」题需要精确到个位数。
二是「资料分析」的「找题」和「计算」同等重要。
西瓜多次强调,做「资料分析」一定要模拟真实环境(例如使用纸笔而不是手机App做题)。某些公考机构的资料根本不考虑「找题」的难度,不结合实际,这种「三四位数加减、乘除」的题目毫无实战价值,反而会干扰正常的解题思路——比如很多题选项差距较大,只需要估算即可,结果精算做多了,非要精确到个位数算半天,这就浪费了时间。以一道真题分析下「找题」和「估算」的重要性:

【2022四川省考】


数字产业化占GDP比重最大的年份是:
(A)2015年
(B)2017年
(C)2019年
(D)2020年
做这道题时,如果直接按照训练「三四位数乘除法」的方式去解题,会吃大亏的。
正确解法:
首先要找到核心词「占GDP比重」,发现表格题目为「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和问题「数字产业化占GDP比重」相似,但不完全一样。
再分析柱状图,题目为「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发现深色柱子为「数字产业化」占比,结合题干给出的4个年份,可确定本题应把2015、2017、2019、2020年的数据比重列出来,即:
所求比重=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数字产业化占比
得4年数据分别为(由于是「比大小」,因此百分数直接约去):
2015年:27.5×25.7
2017年:32.9×22.6
2019年:36.2×19.8
2020年:38.6×19.1
列出后一眼发现2015、2019较小,直接淘汰,直接分析2017、2020两年数据即可。将「32.9」和「19.1」取整后快速估算:
2017年:
32.9×22.6≈(32.9+0.1)×(22.6-0.1)
=33×22.5=33×22+33×0.5
=11×3×11×2+16.5
=121×6+16.5
=726+16.5
=742.5
2020年
38.6×19.1≈(38.6+0.1)×(19.1-0.1)
=38.7×19=38.7×20-38.7
=774-38.7<740<742.5
可知2020年占比明显小于2017年,B「2017」正确。
本题正确率只有24%,计算难度非常大。如果直接计算「32.9×22.6」和「38.6×19.1」,相当于计算了两个「三位数乘法」,而估算时仅需要计算11×11、121×6和387×2这种非常简单、能够秒杀的乘法,所以强行精算是非常不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