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直播预告】山河无恙 古琴在此-古琴名家专场音乐会

2020-11-01 15:31 作者:artgist艺意  | 我要投稿


山河无恙 古琴在此古琴名家专场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0年11月01日 周日 19:30

演出名称:“山河无恙 古琴在此”——古琴名家专场音乐会

地点:琴台音乐厅

演出阵容:

古琴:丁承运、赵家珍、刘善教、李令晨、丁霓裳、陈宜外

朗诵:谢东升  昆曲:孔爱萍   手鼓:李聪农

古瑟:付丽娜  钢琴:王珏

线上直播途径:

琴台音乐厅央视频号(直播+回放)

琴台音乐厅官方抖音号(直播)

琴台音乐厅微博(直播+回放)

琴台大剧院官方抖音号(直播)

琴台音乐厅官方哔哩哔哩(直播)

@琴台音乐厅、@琴台大剧院、@央视频

音乐节公众号:琴台音乐厅

官方媒体合作:掌握社

曲目

1.《高山流水》    古琴独奏

演奏:丁承运

2.《古舞》  古琴与钢琴

演奏:李令晨  王珏 

3.《长门怨》   古琴独奏

演奏:刘善教 

4.《卿云歌》琴瑟弦歌

古琴:丁承运、丁霓裳  古瑟:付丽娜 

5.《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古琴与昆曲

昆曲:孔爱萍   演奏:赵家珍 

6.《平沙落雁》  古琴独奏

演奏:刘善教 

7.《离骚》   古琴独奏

演奏:丁霓裳 

8.《高山无恙 流水朝宗》  古琴与朗诵

演奏:陈宜外   朗诵:谢东升 

9.《春风》   古琴与手鼓

演奏:赵家珍  李聪农

1.《高山流水》 古琴独奏      张孔山传谱 丁承运重订

乐曲源于伯牙子期弹琴知音的故事。

琴曲以苍古浑沦的琴音展开恢宏画卷,巍峨岱岳、群峦叠嶂,千巖竞秀,万壑争流。而泉涌出山,但见激浪汹涌,浩浩荡荡,奔腾入海。是一曲祖国壮丽山河的赞歌,从中更可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演绎着生命的延伸和宇宙的永恒。 

二、《古舞》 古琴与钢琴      作曲:王建民

本曲是作曲家王建民教授于2011年9月完成的全新创作的重奏曲。琴声悠扬,钟管齐鸣,霓裳羽衣,轻歌疾舞……从云冈石窟中获得深刻印象,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意在重现古代宫廷乐舞的场景和盛况。

《古舞》的创作可以说打破了近年来古琴新作的模式,采用极具技巧难度的舞蹈性节奏,在和声织体中采用全新于古琴传统演奏的技巧,调性的巧妙融合与转换,古琴演奏上运用大量的点与点的结合,然而又交织成美妙动听、沁人肺腑的旋律。人说,古琴为中国乐器之王,而钢琴视为西方乐器之王。此二“王”乐器的结合,在这首乐曲中的音色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三、《长门怨》  古琴独奏

    长门怨为梅庵派经典曲目之一。琴曲为后世文人根据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改编,抒发文人自己内心怀才不遇的感受,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四、《卿云歌》琴瑟弦歌

《西麓堂琴统》丁承运打谱  

表演者:丁承运 付丽娜 丁霓裳

《卿云歌》原为上古时代的诗歌。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云歌》。乐曲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

(附歌词):

卿云烂兮,虬慢慢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辰,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苌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蹇裳去之。 

五、《牡丹亭•游园》【皂罗袍】 古琴与昆曲

    《牡丹亭·游园惊梦》【皂罗袍】简介:杜丽娘初入花园被繁花似锦的园中景色吸引,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备受压抑的杜丽娘内心深处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使得初入园林中的她心潮起伏。如此美好的春光却无人观赏,杜丽娘由此联想到自己,不仅悲从中来。这段【皂罗袍】既是景语,也是情语。人物的感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映衬了杜丽娘的对景自怜的伤感,其内心深处顾影自怜的哀愁在美好春光的感召下喷薄而出。

六、《平沙落雁》  古琴独奏

是曲者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梅庵派平沙中后加的“雁鸣”一段,独具本门特色,为王燕卿先生所创,曲调极为逼真、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七、《离骚》   古琴独奏      《神奇秘谱》 管平湖打谱

本曲是晚唐琴家陈康士以屈原著名抒情长诗《离骚》为题创作的一首琴乐作品。琴曲以宽阔悲壮、气势深重的音调,展现了屈原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和追求,以及受谗被害的苦闷矛盾心情。表现了其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洁身自好,不与污浊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八、《高山无恙 流水朝宗》  古琴与朗诵

诗人胡涛(笔名明月)作为武汉市民,亲历了武汉疫情中的生活,感受了疫情后的武汉,在党的领导下对疫后迅速重建的感闻。对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像大山一般安然无恙,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井然有序!党的正确政策,人心所向,万流归宗的感慨!从而写下了这首《高山无恙 • 流水朝宗》的诗篇!既是抒发的诗人对这座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抗议的凝聚力和,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气概。同时也写出了武汉市民对党的正确领导,疫后重建的成果的感怀!

九、《春风》 古琴与手鼓     作曲:许国华 龚一

古琴曲《春风》是由我国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先生和许国华先生创作的。此曲作于1982年。乐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曲式结构、调性转换、演奏技巧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揭示了古琴这一古老乐器的发展潜力。作品以明快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春意盎然、奋发向上的欢快情绪。闭目静听,激越处如高山流水,浩浩荡荡,恰如李太白“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之畅快,舒缓处又如涧底小溪,清亮优雅,确有杜子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之由衷感叹!

(按艺术家出场顺序排序)

丁承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著名琴家、文化学者

丁承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主任,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是享誉中外的著名琴家、文化学者。古琴师承顾梅羹与张子谦先生,治琴学凡六十余年。近年倾情从事琴瑟艺术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荣膺“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入选2018《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榜,2019“中华乐文化传承•创新十大杰出贡献人物”等殊荣,曾发表论文《吟猱论》《琴调溯源》《论五音调》《汉代琴制革故鼎新考》《解读严澂》《论楚商》等;学术专著《琴上月令》《古瑟艺术论》(与付丽娜合著)等;打谱琴曲《神人畅》《南风畅》《白雪》《六合游》《流觞》《高山》等。

李令晨


中央音乐学院

古琴专业硕士

李令晨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自幼喜欢音乐,五岁学习钢琴。后随赵家珍教授学习古琴,10岁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陶纯孝学习单簧管,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后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5岁获美国著名艺术高中Interlochen Arts Academy 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201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本科,2016年以优异成绩保送研究生部继续研习古琴演奏专业。

他所教授的古琴学生也已经初露锋芒,在全国乃至国外的各种比赛中获得金奖,还有的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等音乐高等院校。他的演奏,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与沉着,细腻中见大气。既有现代音乐的理念,又不失古代文人风范。

王珏


中央音乐学院

钢琴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王珏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曾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及本科。

2006年曾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2017年随师赴意大利Bolzano Bozen钢琴艺术节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受到专家好评。

曾获得2018年深圳公开赛第三名。

他所教授的古琴学生也已经初露锋芒,在全国乃至国外的各种比赛中获得金奖,还有的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等音乐高等院校。

他的演奏,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与沉着,细腻中见大气。既有现代音乐的理念,又不失古代文人风范。

刘善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

古琴演奏家

刘善教  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梅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家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梦溪琴社社长,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1949年生于江苏镇江,他幼承家学,师从父亲---梅庵派第二代传人、上海音乐学院首任专职古琴教师刘景韶学习古琴,得其真传。后又得到梅庵派第一代传人、南京艺术学院程午加教授指导。完整地掌握了古琴梅庵派的琴学理论及演奏技法,继承了梅庵派的独特风格,琴风明洁温雅、沉静自在、生动缠绵,涉足古琴演奏、教学、研究、鉴赏以及古琴制作与修复等多个领域,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和极强的感染力。

丁霓裳


丁霓裳  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青年古琴教师

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

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丁霓裳,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青年古琴教师。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幼秉庭训,学习琴书。201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琴专业,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多次参加全国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出,如2019《魅力江城•琴瑟和鸣——中国古琴名家音乐会》、第七届世界军运会闭幕式演出《钟鸣九天》等。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及演奏;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梅庵派琴曲〈捣衣〉风格探源》等。

付丽娜


付丽娜  琴瑟演奏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瑟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台湾南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黄钟》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吟音美感探源》《吟猱论》《中原弦索音乐的传承与变迁》《大乐与天地同和——琴瑟和谐的文化诠释》《论古瑟对琴、筝乐器发展之影响》等;出版专著《古瑟艺术论》(与丁承运合著);出版光碟《琴瑟和鸣》等。长期致力于琴、瑟表演艺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工尺谱唸唱法之国乐传统教学法研究等。

孔爱萍


孔爱萍  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艺术指导,工闺门旦。2007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研究生班。师从张娴、张洵澎、张继青。代表剧目:精华版《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奇双会》、《绣襦记》、《雷峰塔》等。

曾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最佳表演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台湾金曲奖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提名奖。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2018中华文化人物。

近年来多次参与跨界演出,与香港无极乐团跨界合作意境音乐剧场、与香港进念二十面体跨界合作话剧、舞台剧,多次赴西班牙与弗拉明戈交流互动、共同演出。担任几大高校客座教授,曾在威尼斯大学、台湾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同济大学等举办讲座。

赵家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

赵家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民族乐器专业委员会委员、评委。华东交通大学孔目湖国乐学院院长,孔目湖琴会会长。

赵家珍教授录制有多张个人古琴独奏专辑CD和DVD。2011年个人古琴独奏专辑《琴-赵家珍》获第十届美国独立音乐世界音乐最佳专辑演奏大奖。2019年《天地之音》获得唱工委最佳民族音乐演奏奖。

陈宜外


古琴演奏家

武汉汉阳区古琴艺术(梅庵派)代表性传承人

陈宜外  受学于刘善教、赵家珍、曾成伟等琴家,系中国琴会理事、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武汉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汉阳区古琴艺术(梅庵派)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担任琴台太和琴社社长,传播古琴艺术,受聘江汉大学古琴传习基地特聘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指导老师。

多次举办古琴专场演出、琴社师生演奏会、古琴艺术进高校系列活动、参与琴台音乐节古琴演奏等;受邀《今日湖北》,cctv音乐频道等媒体专访。

谢东升


谢东升  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正高)、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

从事新闻播音、节目主持四十余年。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金话筒”百优主持人和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奖获得者。

李聪农


李聪农  中国中央歌剧院敲击乐演奏家、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特聘教授、CCTV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美国PIVD国际大赛评委。

1986年,李聪农老师第一次和赵家珍老师合作打击乐和古琴作品,至此,李聪农老师开始研究古琴音乐,并开始了古琴与打击乐的作品编配写作,这使得他有机会深入的了解古琴文化和古琴音乐,他编配的作品有《春风》、《明月几时有》、《普庵咒》、《鸿雁》、《梅花三弄》、《酒狂》、《夜深沉》等多首作品,并和赵家珍老师合作有古琴新作品《鼓•琴》、《弦鼓谈》等。

【直播预告】山河无恙 古琴在此-古琴名家专场音乐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