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用
文在寅纪念知己卢武铉的自传特别有意思,
最后自传末尾写到,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这个手法特别有趣。利用了现代人普遍的肺气虚弱,而念头易动情!就是容易所谓“泪目”
这个念头一来,人就跟着进去了。美其名曰感动!
再威严的人,也要学会运用这个寄存于他人内心的念头,来行事。这是佛法的另一种起用。
就如李娟的书籍阿勒泰的角落里文章的运用,特别巧妙。完全不描写场景,完全是调用读者内心的场景,这让会让读者感受到成倍的真实感,和温度感。
有利就有弊,她也失去了一个在读者心中架构属于她自己独特风情的机会。
所以她的影响力就有限,她只调用不去创建。她成为不了散文界的金庸,散文界架构运用的好的人是余秋雨。
同理,李娟的优势在于散文具有诗意!
什么是诗意?就是调用读者内心的场景,这其实是佛学的另一种应用。
举个例子。海子的名句,我愿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直接调用了读者脑中最美的那一片心中的大海。还有春暖花开。这就是诗意。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也是一个道理。李白可以说是调用到了极致,是老程序员了。
这句诗要是古代阿拉伯人看到后完全不会知道海子在说什么。
美国西岸加州的面朝大海和北极爱斯基摩人面朝的大海能一样吗?
看,我也调用了你脑海中的念头,这也算是一种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