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杀关羽乃目光短浅的行为?谈谈孙权以不同方式处理关羽的后果
孙权派人偷袭荆州,活捉关羽后,究竟应不应该杀了关羽?这历来都是一个充满巨大争议的话题。一些关羽粉丝及蜀汉粉丝认为孙权下令杀关羽属于目光短浅的行为。那么,果真如此吗?倘若不杀关羽,孙权会采取哪些做法并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呢?
1.孙权把关羽囚禁起来,然后把关羽当成“绑票”,逼迫刘备把益州的部分地盘或钱财或粮食交给孙权,这样刘备才能换回关羽。
其实,孙权得到荆州地区后,已经在地盘上成为“三国第二”了,疆域之广,远胜蜀汉。而刘备集团丢了荆州后,元气大损,疆域成为“三国最末”。刘备本人也憋了一肚子火,不可能为了关羽再把益州的部分领土割让给孙权。而得了荆州后,孙权可以在荆州发展经济,其实并不缺钱缺粮。对于钱粮的需求,其实并不大。更何况,那时的刘备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不是中二的热血青年了,不会感情用事,孰轻孰重,刘备分得清,根本不可能为了关羽再次损害整个蜀汉集团的利益。
倘若孙权真的这么做了,刘备会大骂孙权卑鄙无耻,宣称孙权用关羽来讹诈领土、钱财、粮食的手段,实在是拙劣至极,号召天下人讨伐孙权这个混蛋。孙权只会自讨没趣。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靠关羽去讹诈刘备的手段,是一个十分幼稚可笑的馊主意。
2.把关羽当做礼物,转送给曹操
若真的这样做,恐怕曹操做梦都要笑醒。曹操得到关羽后,绝对不会杀了关羽,而会用好酒好肉伺候好关羽,把关羽养得“白白胖胖”的,然后把关羽还给刘备,鼓励关羽、刘备攻击孙权。
关羽高傲自负,连蜀汉集团的人,关羽都与其关系紧张,比如关羽与黄忠、马超。关羽心胸狭窄,报复心极重。甚至不用曹操煽动,关羽活着回到刘备身边后,自然就会死磕孙权。
这样一来,孙权就成了一个“超级大笨蛋”,非但不能获得任何好处,反而给了曹操一个显摆美名的机会,还给自己留下关羽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死对头。孙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历史上的孙权不会这么傻,不会这样做。
3.让关羽投降,效忠于东吴政权 孙权曾经想过让关羽投降,但孙权的手下以曹操与关羽之间的经历提醒孙权,关羽不可能真正投降孙权的。当年,“徐州争夺战”中,刘备集团被吕布集团打得差点崩溃了,刘备向吕布请求投降(《三国志》中,陈寿为了维护刘备的形象,把刘备请求向吕布投降改成了刘备向吕布“求和”),吕布接受了刘备的投降,留了刘备一命。然而,等到吕布被活捉,等待曹操的最终决策时,刘备非但不去救吕布,反而向曹操进谗言,使曹操杀了吕布。关羽投降曹操,杀了颜良后,还是想追随刘备。曹操放了关羽,没有杀了关羽。然而,关羽并没有因此立誓“我关羽从今往后绝不与大恩人曹操为敌”,反而拼命攻击曹操,擒于禁,斩庞德,弄得曹操一度手忙脚乱。由此可见,像刘备、关羽那样的人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根本无法收服他们为自己所用。
就算孙权天天给关羽大鱼大肉、金银财宝、漂亮舞女,关羽还是不会向他投降。就算关羽表示投降,也不是那种真正的“心服口服式”的“真诚投降”,而是设法回到刘备身边的“诈降”而已。
所以,孙权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收服关羽为自己所用,于是下令砍了关羽。
4.拿下荆州后,直接放走关羽 这种做法,更是春哥敲门——蠢到家了。孙权偷袭荆州,把关羽的地盘都抢光了,令关羽既羞愧得无地自容,又气得怒火中烧,这时,再直接放走关羽,来显摆自己的胸怀多么“宽广”,还有用吗?根本没用。
关羽照样要复仇,刘备照样要攻击孙权,孙权还得为此辗转反侧,头疼不已。活捉关羽时,孙权不是刘备借荆州时容易被忽悠的“政治小白”了,而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了。像已经成熟的孙权那样级别的政治家去做事,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绝不干放回关羽这个巨大隐患的“自讨苦吃式”的蠢事。
所以说,关羽被俘后,孙权下令杀掉关羽,才是最佳的选择。毕竟,无论杀不杀关羽,刘备集团都会进攻孙权集团以求重新占领荆州甚至灭了东吴呢。如此一来,还不如直接杀掉关羽,让刘备集团严重受损。
再加上,关羽之前从未对孙权集团表达过任何“善意”,与孙权集团之间充满极其强烈的“怨恨”。鲁肃为荆州之事向关羽进行谈判时,关羽不肯归还任何地盘。孙权派使者向关羽表达请求联姻的愿望时,关羽破口大骂。襄樊之战期间,关羽表示“等我攻下樊城后,难道我不能灭了孙权吗?”关羽的狂傲之态严重威胁孙权的安全。关羽还派人抢了东吴的“湘关米”。面对从来没有表达过任何“善意”且一次又一次地放出威胁之语并采取过激做法的“关羽”,孙权以及孙权的手下,当然要杀了关羽来泄愤。 总之,孙权应该杀了关羽。不杀关羽,危害极大;杀了关羽,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