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考研参考书真题及解析经验

2023-07-23 09:31 作者:考博小贴士  | 我要投稿

声音学院于2015年正式成立,其前身为1960年建立的电影工程系,以及1973年设立的录音系,是北京电影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迄今为业界培育了逾千名声音工作者。借助学校良好的电影教育环境和创作氛围,声音学院逐步在电影声音教育领域、乃至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中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竞争力,代表了中国声音艺术教育的最高水平。未来,声音学院将继续秉承严谨治学、锐意进取的一贯作风,为行业输送更多具备系统知识和创新意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声音创作与制作人才。


初试招生目录



一、电影音乐创作是根据影片需要创作的音乐作品,包括片头音乐、片尾音乐及场景音乐等,作曲家根据导演的分镜头剧本的设计,精确的制定音乐长度并为影片配乐。


二、业务课二名称:和声学


业务课二介绍:


和声学是作曲技术理论中最为基础的课程,主要是研究多声部音乐中和弦结构及其流动状态以及多声部音乐中语言与风格运用的规律和逻辑,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传统和声理论知识与和声写作技能,提高对多声部音乐的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能较恰当地处理各种常见艺术风格的和声语言,并能将传统和声手法与我国民族音乐特征较好地结合,可以分析电影音乐作品和一般调性音乐作品的和声规律及其特点。


分数线


2023年


总分:370 政治:40 外国语:40 业务课一:90 业务课二:110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总分:340


2021


总分:360   政治:38   外国语:38 业务课一:90  业务课二:90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总分:350


2020


总分:356  政治:38 外国语:38 业务课一:90 业务课二:90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总分:无


参考书


《艺术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2020-09-22 12:07:53


一:教材类


《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研室集体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概论》 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


《艺术学原理》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 钟大丰/舒晓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二:阅读书目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广西师大出版社


《谈美》 朱光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学散步》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学原理》叶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什么是艺术》 (美)沃特伯格(Wartenberg T.E.)著,李奉栖译  重庆出版社


《艺术:让人成为人》 (美)理查德.加納罗等著,舒予/吴珊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艺术的故事》 (英)贡布里希  广西美术出版社


1.电影电视声音(录音技术与艺术创作) 汤姆林森・霍尔曼/姚国强/王旭锋/王钦 华夏出版社


2.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 姚国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音效圣经 里克·维尔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4.混音指南 伊扎基 人民邮电出版社


5.数字音频技术 肯·C·波尔曼 人民邮电出版社


6.5.1路立体声影视录音操作 黄英侠 中国电影出版社


7.视听 米歇尔·希翁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8.电影之声:电影音效师访谈录 文森特·勒布鲁托 北京大学出版社


9.电影电视声音创作与录音制作教程 姚国强 中国电影出版社


10.立体声拾音技术 李伟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1.声学基础 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2.现代声学理论基础 马大猷 科学出版社发行部


13.审美空间延伸与拓展:电影声音艺术理论 姚国强 中国电影出版社


14.电影声音实用艺术 David Lewis Yewdall 人民邮电出版社


15.放低话筒杆——-电影声音批评 杰依·贝克/托尼·格拉杰达 中国电影出版社


16.北京电影学院历年真题


经验


对于所有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考生来说,不论哪个专业都需要考专业一也就是俗称的艺术概论。专业一考试,官方指定了5本教材,其实对于应试来说最有用的就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因为其他的几本书都是帮助了解艺术史的,做为拓展阅读可以,但考试时间这么紧张,其实很多同学都没办法阅读完。推荐专业一阅读书目:赵斌《艺术概论》、彭吉祥《艺术学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斌老师的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阅读难题,就是此书实际并非赵老师一人所作,而是许多论文的大集合。这就意味着全书风格不统一,每个笔者的用词习惯也不一样,而且论文本身理论性就很强,这就是为什么初读这本书许多人都会晦涩难懂的一大原因。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阅读这本书前首先学习了彭吉祥和王宏建这两位老师的艺术概论。所以我建议如果你4月开始准备专业一学习。4-6月这两月的时间应该重点学习彭吉祥老师的《艺术概论》。这是专门的本科生教材,所以其用语通俗易懂,而且其整本书的框架逻辑清晰,更加适合应试。而王宏建老师书中虽然知识点不多,但也有一些重点难点,利用空闲时间将其整理下来背诵即可。学完这两位老师的《艺术概论》,7-9月再阅读赵老师的书就会对这个学科本身有一定的基础了,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语言。赵老师这本书对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涉及是前两本书所不能及的,因此在学习赵老师的《艺术概论》时,着重掌握这一时期的知识即可,阅读难度实在降低了不少。到了9-12月就应该将这三本书涉及到的名词解释和大题全部整理下来,进入刷题阶段。每天写4个名词解释2个大题,一直练习到考前,最后再做两套模拟题即可。    专业一的学习就是要循序渐进的,对于很多跨专业的考试来讲,原本对于艺术史就没有过多的了解,那么这个时候找一个老师能带着理解阅读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找专业老师一定要谨慎选择,我刚开始就是找错了老师,白花了许多冤枉钱,但老师上课只帮我梳理了框架,具体的答题方式都没有教授,这也是不行的。


     专业二:我所报考的方向的专业二是和声学,它是作曲技术理论中很重要的一门功课,会为以后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它的考试内容基本就是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当中的体系,考试一般会出两道题,一道和声写作和一道和声分析,前者80分,后者70分。涉及到的知识点几乎包含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全部内容,所以要基本把整本书都学完,我个人认为和弦外音的运用是考试中较为重要的内容,要把此部分的知识掌握好,并多加练习,依据和声节奏的规划,来把高声部中的外音找出来,并配以恰当的和声,同时也要用外音的技术使其他声部有更好的线条,使各声部间有良好的关系。和声分析相对和声写作而言相对简单一些,作品片段的调性一般也不会太复杂。


      我觉得主要去多写斯波索宾和声学的课后习题,再去做一些和声分析的练习,并且不能做完之后就完事了,要找相关的示例去对比,去找到自己的问题,最好可以找一个相关专业的师哥师姐去学习一下,因为可以更好的帮你了解考试的内容,因为和声学的考试是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的,所以需要有人去批改你做的练习,指出你的问题,这样就会慢慢的提高自己对它的掌握程度。


真题


【艺术基础理论】


2022年北京电影学院初试考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模仿说”2.浮世绘3.建安风骨4.《马路天使》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悲剧的美学特征


2.简述装置艺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3.《机械复制的艺术》一书的基本观点和内容是什么?


4.《论语》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表达了什么样的艺术创作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具体中国电影,谈一谈艺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在中国电影创作中的意义。


2.请结合文学或电影,谈谈“移情”或“共情”(Empathy)与“同情”(Sympathy)的概念的差别,及创作中的使用方法及对受众的影响。



专业二



一、配和声



先给出来了四小节已经写好的,然后补完后6小节的和声,要求从A调经过一个过渡调转到G调,是4+6的结构。






二、配和声






给出的前四小节,然后要求经过两个过渡调从A调转到G大调,是4+8的结构。






二、简答题


前两个题的和弦外音类型和应该的所属时期 作者:名校考研帮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4477012 出处:bilibili


2024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音乐创作考研参考书真题及解析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