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峥嵘岁月 致敬革命先辈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深入学习党史、重温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不仅有利于我们认知党的思想理论和发展历程,而且还能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决心。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吧!
马本斋:跟着党抗战到底
(1902—1944)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创建人和领导人。原名守清,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回族。早年投身奉军(后称“东北军”),后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东北军由排长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回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本侵略军。1938年率部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率部转战冀中和冀鲁豫平原。1944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病逝。
冼星海:人民的音乐家
(1905—1945)中国作曲家。曾名黄训、孔宇,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生于澳门船工家庭。先后在岭南大学预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院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935年归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翌年任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后病逝于莫斯科。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4部,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等约500首(现存近200首),歌剧1部,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4部,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钢琴、提琴曲等多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影响尤为广泛。有《冼星海全集》10卷。
张思德: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1915—1944)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班长。1942年11月部队调整,调中央警备团当战士。1943年调延安枣园,在中央警备团直属警卫队毛泽东的内卫班当战士。1944年9月,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毛泽东在其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
王进喜:“铁人”精神 薪火相传
(1923—1970)甘肃玉门人。1938年进甘肃玉门油矿当徒工,后任钻井队队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春率一二〇五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艰苦创业,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为发展中国石油工业作出贡献,被群众誉为“铁人”。曾任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油田革委会副主任。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董存瑞:舍身为国 永垂不朽
(1929—1948)河北怀来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手托炸药包炸毁敌桥头堡,壮烈牺牲,用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被授予“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特级英雄
(1931—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19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用胸膛堵住敌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牺牲。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称号,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刘胡兰: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1932—1947)山西文水人。女。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妇救会干事。1947年1月12日在云周西村参加土改时,被阎锡山军队逮捕。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后在敌人的铡刀下就义。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1940—1962)湖南望城(今长沙市望城区)人。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治沩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等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当汽车兵,多次立功受奖,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公而忘私,爱憎分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同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群众运动。
王杰:“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1942—1965)山东金乡人。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工兵连班长。1965年7月到江苏邳县张楼公社(今邳州张楼乡)帮助民兵训练,在炸药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危急时刻,为保护在场12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用身体扑到炸药包上,英勇牺牲。根据其生前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 宁死不屈
抗日战争时期在狼牙山英勇战斗建树壮烈功绩的五名八路军战士。1941年9月24日,日伪军5000余人围攻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以两个团猛攻管头等地,把敌军主力引走,军区第一团乘机率领几万群众和党政机关干部突出重围,留第七连在后掩护。25日拂晓,日军猛攻狼牙山主峰棋盘陀,第七连在杀伤敌军基本完成掩护任务后,留下第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继续牵制敌军。五人打退敌人四次进攻,杀敌90多人,血战一天,弹药打光。为了迷惑敌人,五人主动把敌人引到悬崖绝路,然后砸毁枪支,纵身跳下悬崖。除葛、宋遇救外,其余三人牺牲。为了表彰他们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当地人民在狼牙山棋盘陀上建立“三烈士纪念塔”。1959年5月,“三烈士纪念塔”重建,更名为“五勇士纪念塔”。
注:文中人物名单选自学习强国APP“党史人物”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