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朱熹真的接受理學嗎?】

2023-07-31 15:36 作者:muffinman211  | 我要投稿

(朱熹的貢獻與儒學的困境)(理學相對於儒學是承先啟後嗎?)

(出自臺灣大學王世宗教授《中國歷史通釋》第八章〈兩宋:中國歷史的古今分野〉,頁257-8。)

  理學的流弊是空談,束書不觀、率性而為、虛偽逃避皆以此而起,其「強不知以為知」之態為禍甚烈。「學苟知道,六經皆我注腳」(《宋史》〈陸九淵傳〉),此言甚是,但學苟知道即是得道,而凡夫豈可能得道,為此之言誤導甚矣 。南宋理學幸得朱熹闡揚孔孟之道而未更加誤入歧途,其「格物致知」的為學主張提振求道方法的權威性,「進四書而退五經」的建議——師法聖賢而倡導道統——則減少士子自解自迷之氣,使理學的理性益顯,而趨於傳統格調。朱熹常被視為正統儒學的集大成者,此見大約無誤,然而朱熹的形上觀念富有理學色彩,這確與孔孟的信仰不同;其所以如此實因朱熹追求真相全知,而儒家的天道觀未足以盡釋其惑,乃「被迫」採用無極太極理論以填充虛空;即因此論有名乏實,反而無甚傷害,朱熹接受其說顯然既得意又失意,甚是無奈,這便是朱熹不喜玄言而強調實學的緣故。易言之,理學對朱熹而言僅是備用性的宇宙觀,絕非其知識建構之基礎,但朱熹既求通貫之道,乃不得不承認理學之天論以竟儒家全功(朱熹的道統觀認定周張二程直接孔孟) ;此事一方面證明朱熹治學求備的偉大胸懷,另一方面卻顯示中國文化盛極而衰的悲劇,難怪在朱熹滔滔立言之時,輕窮理而務發心的象山學派也隱然流行,其勢竟可逼迫朱學。總之,理學以唯心主義化解傳統儒學「天人交戰」的窘境,亦以唯心主義毀壞傳統儒學探究神道的大業,理學成為終極的儒學,其承先之績並非啟後之所資,可見理學的成就暗示儒學的失敗,而宋人所確立的道統其實引發中國道術的新傳統。


【朱熹真的接受理學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