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吗?人越老,对世界的理解越困惑,怎么办?

不知道刀圣有没有看过卡尔·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其中对于「科学」的描述和视频里的说法我认为是相同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被证伪」的过程,哪个已经被提出的观点在当下阶段更能解释现世的问题、更耐得住来自其他观点的攻击,哪个观点就不妨当作当前的科学理论,直到更有力的解释将其证伪。就好比科学家想发表一篇论文论证某个理论,他需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自己的审视,只有自己已经反复找不到任何问题后,他才应该将论文发表出来,潜台词是「我已经找不出问题了,请你们帮我看看有无谬误」。而在这一套流程里,最重要的是保证观点的市场是自由、开放的,是允许不同意见产生的,这才是科学发展的土壤。
关于个人层面,我始终抱持的态度是:「在寻找更多问题的答案的同时,追求自己观念体系的自洽」,前者是让自己不停的输入、不断了解不同答案,后者迫使自己始终自我审视,修补自己的观念大厦。
呱的思路同样是应对吵架的很好思路,你跟我争就是你我在不同的矩阵里,无非是你想批评我的矩阵,我想拉你到我的矩阵,最后某一方被破防或者谁都说服不了谁。看清这点后,跟人争辩的欲我就是这样,越来越发现很多人都会被限制在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中,我放弃了强制让别人理解我的,真的没意思,我不是什么具有强烈目的的传教士,人都有选择自己相信的自由,最终导向到自己的结局,所以很多时候我真的很佛系,甚至可以说是懒,表现为,我来过,我取得我需要的,我走了,有交集,但不延续交集。望都淡了,
谢谢你,呱门。
所以交流的目的不是去说服对方,而是通过对方来打破自己的matrix,探索真理。无论是否放弃争辩,其实都有可能在预设自己立场是正确的[doge]
以前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觉得世界没有真理。 但是看了三体后,那段火鸡和农场主的故事,我意识到。 如果没有感恩节的这一天,那么每天固定时间的喂食,往复循环,规律。这就是一个真理。 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如果没有新的发现颠覆万有引力,那么牛顿的发现就是真理。 如果所有人都陷入一种不确定的环境。把现有的发现搁置,然后心里想,后面还会颠覆,现在砸钱就是浪费。 等发现了第二个,你还是不敢砸钱研发。你认为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你非要等到最后的真理,最终的结果是你一步都踏不出去。 所以人活在既定的真理环境中,满足即可。 就像火鸡们,没有感恩节到来之前,该吃吃该喝喝。这就是真理。
在一个人人都急切地证明自己所相信的才是真理的 Matrix 中是没有讨论空间的
2023-03-26 12:18
10
回复
还有没用的昵称吗
我教你一个极度简单的思辨方法,什么是好信仰?好信仰是你可以这时候信,等会又不信。选择权始终在你手的~所以道家和佛家这方面就不错~
其实说实在的,现在人很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管是价值观的建立还是信念的建立,很多人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看到绝对的唯物主义很酷,自己就也信奉绝对唯物,但自己却很难真正做到,到头来也仅仅只是一个束缚自己的框子而已。就好像很多信教的人,总是高呼着上帝的名字,但是实际上内心是不信的。他们只是不断地给自己洗脑,我信我信。但是一遇到事情,就全然的露馅了
这方面我国古人早就完事了。三教合一。现实问题是思想自由。看淡是好的,有道。儒家喜欢追求现实,佛加修避世之心。
道家求和,儒家求 佛家求心
如果你坚定,你就会去找原因而不是蒙着脑袋撞鸵鸟。
接受、探究、理解,这是科学。
接受、探究、虔信,这是宗教。
唯物辩证而已。子不语怪力乱神。为什么不语,就是因为不要被骗,要自己去实践。
但是从社会上来说主流要宣传积极进取的思想。
古代是喜欢天下大同的儒家,
现代诗马克思主义。
都是对人类未来有愿望,而且适应实际生活的。适应时代历史的局限的。
人还是要看实际,落在每人身上是饭饭,睡。吃,住,高兴的人类满足
思想别落沉于虚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