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IT录取背后:6段实习的我,大四还拼命补经历

2023-09-06 14:43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 背景介绍

学校: 港本 

前言


我觉得整个申请过程我最大的优势和学到的东西在于,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有规划和目标,永远不要担心太晚了跟peer比背景太差了.自己对自己是最了解的, 什么方面差就去补足就ok了. 比如我因为决定要申请非常晚在大三下,所以量化的背景,实习和课程主要都是通过大三暑假(4个月)和大四上的时间补足的,最后以至于到申请期我可以看着自己的简历说: 哦,我其实还可以,也没啥特别大的短板。


申请经验


我本身的专业属于商学院,在我看来更侧重偏咨询分析的商相关,因此大一大二我主要的学术相关经历都花在了case competition, 行研类,咨询类实习. 因为之前并没有继续读美研的打算,所以大三下之前的我对申请毫无兴趣,对申请方向一无所知.但是前期商学院的熏陶让我对丰富自己的背景一直比较上心。大一时候我就开始比较积极的规划暑期我要做那些好玩的diversify我背景的事情. 我们的暑假比较长,从五月放到9月。于是大一我先做了义教,又因为想去欧洲玩,自己瞎捣鼓去了欧洲上了暑期课程.大学期间也做了学生会啊,主持啊一些有的没的活动,当然还有6,7段实习.我很感激我的每一段有的没的经历,他们不仅帮助我在写文书时候一点都不用拼凑 ,也帮助我在所有申请或者实习面试behavioral 部分都可以不编不紧张地出口成章,说出一个个小故事,都很能说点收获。


其实,我觉得生活的有趣些比功利化地学习规划更重要.哪个名校不喜欢落落大方有故事成熟地谈笑风生的人呢。


大三上的时候我去了UC Berkeley交换,这成为我决定申请的转折点.但由于我是交换快结束时候才想着申请,所以没有好好利用交换的资源,也没有选啥相关的课. 我非常建议有海外交换机会的同学们去选修一些申请方向相关的课,程度好的可以上些graduate level 的课. 这是一种体现你在美国的英文环境下学习能力的机会,大家也可以趁此勾搭下教授,没事聊聊天,谈谈人生和未来.一定要说我交换时期的小亮点,可能是我机缘巧合下去参加了去参加了在伯克利hold 的一个全美各种各样的人参加的比赛.那时候刚做完vc实习的我,对创业充满热情,脑子里有一百个古灵精怪的想法,甚至去伯克利初期对学习毫无兴趣,虽然都是队友代码码的好,但这段经历也让我对fintech更有涉猎,又有新的故事可以讲了。



具体准备



 标化考试方面,我的GRE是大四上学期9.1-9.20自学速成的,我给大家最重要的建议就是,缩短战线,速战速决. 我一直认为英语还是有些语感的,我主要就是背单词不想背了就把机经刷完了,之后看题目有一种这些个单词我虽然都不认识,但命运指引我选择了对的的感觉.TOEFL我其实一直都不太满意自己的成绩,觉得该更好些,但108差不多也够用了,我就没纠结了.toefl 2年的保质期,gre5年,大家可以尽早可以搞定,之后就不用费心力了。 


实习方面,我认为量化方面的实习时开头难,之后用第一份的背景去申请后面的可能会好一些.卖方的量化实习相对来讲门槛比较高,而对冲基金的机会比较多一些.我认为量化方面实习的优质大概是, 买卖方quant researcher大于 risk,data analyst,fintech之类的.所以后者可以作为第一份实习做个垫脚石. 当然bigname+ relevant 是最好的, 但是私以为relevant比bigname 重要一些. 至于怎样的是relevant ,大概就是码代码码的多吧!


课程方面,前人们已经总结了很多要上哪些课和优先级了,我就不赘述了.简单来讲就是数学课+编程课+统计课+金融课,该有的都不要少,编程课可以通过网课做进一步补足,但c++比较难,还是上课或者上quantnet那个baruch课比较好. 我在coursera 上了machine learning. 金融课相对来讲可能是重要性低一些的了。


面试方面, tech面试就是刷题刷面经看面试书,baruch的面试对tech 要求最高,但是当你把你学过的4,5数学课的知识点都过了的话,你就没啥问题了.反而是编程相关的面试比较简单.我也不是一个tech背景很强的人,就不多说了. 我想给的建议是大家要注意英语口语的提高,我认为很多面试,学校看你本身的气质契合度比单单学术表现更重要些,大家注重仪容仪表,优雅自信地微笑点头,要感觉跟面试官是好朋友地聊天而不是assessment. 谈谈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谈谈自己的故事爱好也是很好的。



感谢世毕盟GGU



我特别感谢GGU我的mentor (Princeton MFin毕业)和培训师姐姐对我这次申请过程的帮助。Mentor非常优秀雷厉风行地帮我理清楚很多思路,很多孰轻孰重的比较.同时也带领我更好地认知了这个行业,提升了我的眼界.我的培训师姐姐也很乐意积极地解答我大大小小的问题.对我在申请季缓解焦虑、作出合适的决定非常有帮助。同时,GGU提供了充足的Mock Interview的机会,对我的帮助非常大,mock 的interviewer 都很专业是native speaker expert,非常能够帮助我更加游刃有余、更加自信地面对申请面试。感谢感谢!


MIT录取背后:6段实习的我,大四还拼命补经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