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 —— 简答题3
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标准是什么?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
衡量模块的独立性的标准是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1)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2)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句之间、程序段之间)联系得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将软件系统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提高模块的独立性,为设计高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模块的内聚性由哪几种?各表示什么含义?
内聚性有六种类型: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它们的内聚性由低到高。
(1)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是最差的内聚情况。
(2)逻辑内聚。指模块内执行几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一个功能。
(3)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5)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6)功能内聚。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