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考研100问:华政考研靠什么考上?我总结了8点成功上岸要素

一
华政考研靠什么考上?我总结了8点成功上岸要素
凡是考上的同学,必有其“闪光点”,或曰“优势”,这种 闪光点不管是自我已经认知到并刻意追求,还是无意识实现的,都在其考研过程和考研结果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笔者几天来阅读了近几年大量同学的经验贴,结合自己考研的经验,同时也结合了震川考研之前采访过的大量高分同学的方法介绍,总结成本文下方所述的8点“成功上岸要素”。
如果你有了其中4个以上的点,那么恭喜你,你的学习效果或者学习能力一般会很棒。
如果你缺少了很多要素,可以下意识去突破、去实现、去克服,而这,也是本文的撰写初衷。
——集字学长
一、毅力
坚持是放在第一位的!
用我们所有资料封面页的那句话来说,就是:考研=毅力+方法!
毅力是首位的!
具体来说,坚持就是:
1、选定了专业就不改变、不放弃。不受任何影响。不换专业,不换学校。
2、拟定了计划就去执行、去落实。任何空洞的计划都带不来实际的效果,只有落到实处的计划才是你的收获和成果。
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第二位的!
同样的时间复习内容多少,以及,同样的内容复习掌握情况,就是检验你复习方法最简单的方式和标准。
外面有诸多学习方法,比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比如口诀记忆,比如关键词记忆,比如框架记忆等等。
作为初学者,你可以没有一套自己的既定“打法”,但学习过一轮两轮之后如果还没形成自己的“学习套路”,那就需要极力纠正、调整和确定下来了!
没有明确学习方法的学习都是不效率的。至少你会走很多很多弯路。
三、答题方法
答题方法是第三位的!
学的过程是输入的过程,输出则是答题,答题方法直接影响你的答题。
为此,我们开设过各类课程,如民刑案例教习、法条分析教习、论述教习,也开设了各个不同阶段的模拟考试(如暑期班大小测试各种、阶段性的模拟测试和一对一批卷服务),当然也有最好的一对一至尊班的按期上课、定量测试等。目的其实都是在训练答题方法。
考高分的同学,不仅学的扎实,而且答题方法必然符合华政考试需要。
注意,答题方法通用性其实很强,但是,应付华政考研的答题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
四、复习全面
复习内容的全面性是第四位的!
在有限的题量内考察某一领域的法律规定、法学理论,本身就是大海捞针的过程,但考试就是考试,考试是选拔性的!基础知识点再多,重者哪怕在重要,也只占据考试题量的80%甚至更少。
复习内容全面的同学不管是面对什么题目,都会更从容,这也是诸多经验贴认为法考对考研有一定帮助的重要原因,即:法考中学习的点,可能在应对考研超纲题的时候或有“意外之喜”。
复习内容全面落实到实处就是:你应该尽量把我们已经为你筛选好的笔记内容(含精讲、冲刺、习题册、模拟卷)等都掌握,而不是再依照你的主观感受进一步缩减。
我知道以上内容其实很多,而且习题册、模拟卷、冲刺中也会存在较多的精讲笔记中没有的点,但既然我们加入其中了,说明了其可考性还是有的,此类知识点的把握就是前面所谓的“意外之喜”,一个意思。
五、反复重复
即便是崇尚“理解记忆”的民法知识点,反复重复也是复习的基本要求。
更何况是其他偏向“背诵为主”的绝大多数科目和复习内容。
很多同学会纠结遗忘的问题,但观察那些高分经验贴可以发现,大家都是“凡人”,都是在记忆中遗忘,在遗忘中挣扎。
“超人”的学习效果也扎根于反复重复记忆的“背诵土壤”之中。
如果你记不牢,记不住,那你就记住并落实这句话:反复重复!
六、把握心态
考研全程,心态起伏很正常!
关键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都能把握住自己的学习主题,并尽量控制好心态,继续按照考试的需要完成学习和考试。
很多二战的经验都反馈出心态对考试的影响。
“老手”们总是能更好的“鄙视”一无所知的“新手”,因为他们已经体验过一次困难,同时也坚信自己能应对即将面对的困难。
“新手”们应当借鉴这种心态。
七、时间规划
没有人是计时器。
也没有人能做到准确无误的执行和始终的高效率。
所有的时间上的规划和复习的计划,都应该及时调整、按步落实。
有计划是很好的事情,但不要妄想有所谓的“一步到位”的计划。
你应该做的是:按照自己的基础、复习安排,制定初步计划,执行,然后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和调整,再执行。直到找到自己的复习节奏。这很重要。
八、运气和执行力
每年总有那么些人,看起来不那么努力就能收获成功。
每年也中有那么些人,看起来那么努力但却收获不了成功。
运气很重要!
但运气是成功的20%甚至10%或5%,认真刻苦学习的执行力才是你考上的根本保障。
你控制不了你的运气,你能控制的是你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什么?是你完成以上七点的行动,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时间消耗和方法摸索,是两点一线和日复一日的长久坚持。
努力的人运气一般不会太差!
二
补充或归纳
以上经验,酌情参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建议仔细阅读,定有裨益!
学,所以致用,在勤,勤于思,行于用,而贯之一道。
思用并行,而成。
——震川考研
编辑:小楠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