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咸鱼的高中三年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间是2020年7月9日以及之后的两周,刚刚经历了高考和毕业典礼,up很虚弱。这是一篇很长的专栏,想谈谈这三年来的感悟。
就想一场梦,清晰又模糊。
一个高三的小片段2020.5.13
初夏,木棉花飘落的季节,校园的一切是多么惬意,多么生机盎然
xx课上,放眼望去,是兄台在复习生物课本,是另一位位兄台在写衡水体字帖,是另一位兄台在帮同桌拿去衣服上的头发,和谐,有爱
讲台上激情四射的老师十分happy地闲聊瞎逼扯皮吹水卖骚,当前桌回答道大边对大角时,我便笑了
遥想一轮,三角函数讲到这时,同桌在草稿纸上写下大便对大脚的字样,遥想去年高考,我们做鲁迅先生那篇文学类文本阅读时,便按文中描述画出来了那只脚丫子,前桌还加以润色,画上了气味,而我则画了腿毛…
就这样,后半节课全都被我笑过去了…满满的有味道的回忆
写在前面
up坐标五线城市汕头的汕头一中,是一个成绩挺好但不算最顶尖,整天接受创文检查组关怀的学校。我高考炸了,如今正在研究哪个二本大学适合我。
高一高二内宿,高三两个学期都是前半段内宿后面走读。
高一我很迷茫,高二我很浪荡,高三我真的努力了。但是,又真的太晚了!
(一)中考和录取
当年填志愿,没想太多,反正从上往下就是了呗。后来考上了汕头一中新校区,对,后来我就后悔了三年,直到毕业还在后悔。内宿制的学校对手机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我又是个网瘾少年,每天都要看几小时手机的那一种,所以觉得憋得好难受。本人初中学习是有重度手机依赖的,对于不会的题目,我不习惯于问老师,而是通过拍照搜题来解决或者百度解决。没有了手机,感觉自己失去了一样学习的工具。而且我也觉得这样的封闭管理制度给我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觉得自己需要通过网络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每天才能比较充实,都2020了真的制度应该改改了。
但尽管这样,我依旧觉得我的高中三年,很有意义,很珍贵!在学校同学老师都对我非常好,我觉得自己简直要被宠坏了!
(二)高中的学习生活
我自认为我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型进行得不好,跟多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都不是特别正确,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数学和物理考不了高分,尽管我学了,尽管心中有爱。。。。怎么说,就是我比较擅长定性分析,但是其实高中阶段对于定量计算的要求会更高,所以就还是学的不怎么好。
高一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了理科,因为觉得文科里面政治历史是硬伤,而理科三科虽然也没有很强,但起码不至于天天倒数;并且我们学校是文理1:3的配置,也有种在随大流的感觉吧。
高一高二生物一直都不好,因为我把他当成一个文科来学习,认为生物就是背背背。其实不是的,生物虽然没有数学,物理这样明显的理科的特征,但是实际上每个版块的分析思路都是一环扣一环有着密切联系的,当我只注重结果,而不去思考因果关系时,生物自然就被我学成了一个文科,再者死记硬背的记忆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把当中的逻辑梳理清楚,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串联记忆起来。高三找对了学习方法,所以进步还是挺大的。我认为生物学科最体现理科特征的是遗传,还有实验。高中遗传其实偏数学更多一点,主要靠的还是概率和数列的基本功。而实验是我非常喜欢的板块,因为生物实验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它能够帮助我提高自己思维的严谨性,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觉得自己想问题,做事情的思维方式都提高了一个level。
在高一的暑假,逛优酷时,我偶然认识了一个物理老师,正好,那个暑假,我把高一学的不明不白的物理补上了。这个物理老师我想大概是这三年,我最最喜欢的物理老师了!他是理科老师,上课却诗情画意,引经据典,生动形象。能少就少,够用就好,合情合理,功亏一篑的口头禅十分洗脑。上课就跟追剧一样,他的天体课简直太浪漫!后来他也进驻了b站,成为了目前拥有1400+粉丝的up,哈哈哈不知道这篇专栏zyj老师能看到吗?他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但由于校区不同,我和他仅有过一面之缘,还是十米开外他看不见我的那种。后来才发现我的数学老师当年也经常看这个老师的课哈哈哈!
天哪!我跑题了!聊学习聊学习。
高一很迷茫,很绝望。迷茫是不知道目标,不知道方向,绝望是不能玩手机,而且每天被条条框框约束。高一第一节英语课开始就已经听不懂了,老师多用英文,并且就算说中文术语,我也一句听不懂。我也曾经以为是不适应,后来才知道,我一整年都听不懂,英语课发呆,想别的事情成了常态,偏偏我同桌也英语跟我一样菜。高一在2号铺,手机不能掏出来的那种。在校不能使用手机使我不习惯了很久很久,因为这样我不会的问题很难马上得到解决,问同学吧时间有限,就下课,人家要打水,上厕所,交作业等等,被我问的时间其实十分有限,况且我也不知道我的问题同学会不会,他乐不乐意帮我。问老师,要排队,而且还不允许一次性问一大堆,老师会觉得你在占用其他同学的时间,关键是我害羞啊不想老师认识我。就这样,每周末我只好带着一大堆不会的题目回家查,学习效率爆低,因为我早就忘记那个题目在说啥了。而且,我感觉全班好像就我一个人有我这样的症状。
后来,慢慢脸皮变厚,会比较不客气地问同学问题了,但是老师嘛,我不问自己老师问题哈哈哈哈!问太多被赶也没关系,我下次再换个老师,反正他不认识我呀!额但是我刚上高二时,数学老师问我高一是不是他班里的,看起来好眼熟啊。我。。。。是吧,问太多翻车了。
放学时间,除了少量的社团活动之外,偶尔泡体育馆打球,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看小说和科普,中午回宿舍不睡觉的话也会看。没手机总要看看课外书嘛!
高二来到理科班,我竟然开始浪荡。我很开心我是3号铺。每天除了晚自修和午后泡图书馆,其余时间基本都在玩手机,刷知乎,刷b站,玩geogebra。给自己的理由竟然是:再不玩就高三啦!宿管看不见我,中午我就放肆玩。有了手机,却没有了初中时的自制力。那时,我已经能够淡定接受听不懂英语课的事实,英语成绩从80+变成70+,听说考试5分。语文课只听老师吹水的部分,因为其他我也听不懂啊,定主状谓补定宾,听不懂。句子成分结构,古文的各种语法和句式,听不懂。好在语文老师上课以吹水为主,语文课还过得十分欢乐。放任两个文科,学习时也就只想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化学和生物还烂得一匹。
生物前文提到了,化学烂是因为,高二学了一个学期的有机化学,我听不懂,记不住,100的考试只能考30+40+,好在有机化学是选做,学过了觉得不会可以换成结构,然而结构只上了一个月,明明是一样重要的内容。我发现我对结构似乎还挺有感觉的,虽然没法整天满分,但是15分的题经常12,13分,我很满意啊!有机对化学功底要求高,但是结构很多时候是对数学要求多点而已,结构跟有机简直鲜明对比,爱了。但是有机给我带来的心理阴影,真的好大呀。
高二学的比较好的其实是数学和物理,数学是天生喜欢,物理是喜欢上文的物理老师(羞涩)。
高三,我开始给自己洗脑,放下该放下的,全力备考。我戒了知乎,戒了科普,戒了有的没的奇思妙想。毕竟,我是一个刷知乎热榜都可以刷一天的人。整个高三学习的重点放在了理综和英语。都是因为进步空间大,看起来性价比比较高。前期是理综,后期是英语。化学生物开始看网课恶补高一高二不扎实的内容,同时跟着学校老师上一轮复习课。在学校上网课真的一言难尽,一天上网课时间也就1h左右,有时中午在宿舍看,有时下午放学泡图书馆看,我居然为了学习而违禁。对了,图书馆手机经常没信号,宿舍信号经常差的一匹。所以我还特地买内存卡,先把课下载起来。这一年没被收手机,好难得!
我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要为了学习而违禁,学习不是应该被支持吗?我相信我的同学也无法理解,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一直这么做着一些既好又不好的事情。内宿的话我高一高二时晚自修是十点半下课,十一点熄灯,3h;高三时学校改成了十点下课,十点半熄灯,晚自习2.5h。国家美其名曰保证休息时间,可是作为要高考的人,许多人觉得一天2.5h时间学习不够啊!怎么办?开夜车!开早车!乱套了,这不是很容易滋生宿舍纠纷吗(虽然我们宿舍没有)?有人早起,有人晚睡,我见过最离谱的有隔壁班同学早晨四点多起的,在走廊打水摔了个水壶,把我吵醒了。年级的BOSS是up的一个科任老师,他曾跟我们说,他跟宿管交代过了,晚上一点前如果有学生开夜车,只要不是太过分可以酌情处理,但是一点后就一定不行。我知道他作为领导层的尴尬,夜自修时间是上级指示,而学习时长是学生需要,他这么做也很无奈的。我想,一中什么时候能和华附一样开放手机,开放深夜自习室呢?(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基于自己是个不太喜欢守纪律的问题少年吧哈哈)
高三一整年都过得很沉郁,因为备考的压力,我变得功利,变得流氓,我感受到我在一点一点失去真我。我放弃了我最喜欢的数学,因为提升空间确实不大,后来完犊子的原因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了。总觉得数学是一个能让人感受到刺激与快乐,挑战与满足的东西,但是必要时也该放一放。整个一轮,那本厚厚的练习,我几乎每节内容都只用同桌一半的时间去预习和完成,我不再去思考太深入的内容,只是把知识点翻翻,把题目做出答案,为了留足时间给理综和英语。如今站在终点往回看,其实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这一年我去学习自己相对没那么感兴趣的学科,我的心情很低落,一次次想要咸鱼翻身,又一次次被现实打击,倒数,英语从70+80+90+100+反正不管怎么考都是倒数(白眼),每次考试结束都害怕被叫去谈话。不管怎么学,总感觉总分都是恒定的,只是具体科目分数不同而已,这一年我觉得我委屈了自己!
高三也是脸皮变厚的一年,物理大题不会写,我就写一堆公式,看哪个对;诗歌鉴赏夸到没地方夸我就写对偶和借景抒情;数学圆锥曲线可以猜答案水过程骗分,小题做得比老师还流氓,尺子量角器统统用上!可把我牛逼坏了!
对了,我还无意中减肥成功了。
(三)我的网课经历
1.我的经历
本人没有在线下上过补习班,但是我周围许多同学都有上过,找的很多是汕头牛逼学校的牛逼老师,基本线下一节课都要100+,还要面临路远风吹日晒的问题。由于我人脉不行,还穷,我放弃了线下补习这件事情。
前文提到了zyj老师,他是让我真正入坑网课,入坑b站的老师。原本也不知道网课靠谱性如何,也不知道哪里有好的网课上。由于知道他在学校里是科组中大牛的老师,质量有保证也就看下去了。后来又在b站看到了许多网课,试听了一些老师觉得很不错,搜一下的确口碑很好也就去专门找他们的网课来看了。而今年由于疫情这个事情就更加刺激了不是吗。
这年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像赵礼显老师,李政老师,周芳煜老师,郑少龙老师,乘风老师,徐磊老师等等,在这里也推荐些我非常喜欢的up:佟大大是ETT,HuangFuRen,德叔不污教生物,夏老师的数学课。
2.我上网课的感受和看法
2.1网课的利弊
利:方便,相比线下赶路时间可以省下来;可以挑全国各地适合自己的老师,特别是偏远地区资源有限的同学,这点更重要;省钱,我说的是实际辅导时长与花的钱的比,再说还很多课不用钱
弊:手机电脑上网嘛,你懂的。内宿学校嘛,你懂的。
2.2我的感受
疫情的到来实际上使得网课这个事情更加被人熟知,今年火遍全中国。说实在学校今年刚刚开始上网课时,很多老师是十分生疏的,有的课件比例不对,有的声音太小,有的甚至用白板讲课录成录像考验我们的视力。但是这样两个月下来,很多老师已经操作非常娴熟了,我觉得这是教学技能get新领域的绝佳机会啊!学校里大部分老师这场疫情下来都能很好地掌握线上上课和线上作业,线上考试的操作流程了。而且这次疫情也给了很多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的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感受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于我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早起上学。平时6:30起,那时候只要七点多随缘起就好,每天睡多一小时真的很香。而且吃饭不用排队,中午不用午休,每天时间利用率很高的好吗哈哈哈。
对于自律程度较高的同学来说,网课的学习质量是非常好的。因为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花更多时间在自己薄弱的地方,从而补齐短板,而未必要跟随潮流。而且我们学校的网课是不强制挂机的哟耶耶耶!听不懂的课就不要听了,太容易的课也不要听了。
当然,网课最大的优点在于,终于不用活在条条框框下干那些效率低下还对学习没有好处的事情了。
线上答疑我也很喜欢,不用排队,只要你把问题扔出去,等老师回复你就好。总算不用去办公室排队了,甚至还可以不用见到老师,问起来更加放肆了哈哈哈哈。
(四)有趣的校园生活之吃瓜时刻
part1 红同学和欣老师
吃他俩的瓜就跟追青春偶像剧差不多。
part2 ps和xs
开玩笑啦,其实这俩都是非常优秀的。
part3 隔壁桌和两位前桌各自的八卦
(五)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
敷衍的老师可以享尽天伦之乐,尽责的老师天天感觉身体被掏空。我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首选不是老师。家里人总是劝我报师范,但是他们不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有多难!教师行业很特殊,因为他们担负的是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任务,责任很重。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学生可以因为一个老师,爱上一个学科,爱上学习这件事情,甚至树立远大理想,反之也成立。作为榜样的老师,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需要总是把自己积极阳光的一面展现给学生。鉴于本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时刻给学生带来正能量,万一我颓废了呢?万一我因为自己不开心而把情绪带进课堂呢?万一我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呢?
(六)对于未来
迷茫,害怕,我宁愿一辈子读高中。呵,不可能的。大学要比高中努力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