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真题经验
考试内容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11翻译硕士英语
科目三:357英语翻译基础
科目四: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参考书
1.《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三册中至少一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高级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圣才电子书出版,2020
3.《中国文化读本》,叶朗 、朱良志,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5. 《翻译硕士MTI常考词汇》,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笔译30人,口译12人。
育明教育咨询师分析认为,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硕士难度中等水平,适合跨专业报考。百科侧重西方文学知识以及时政的考察,大家可以根据育明教育课程学习。
经验
基础英语
今年华师题型全改,(往年的参考书已经无法参考今年的题型)没有一道选择题,全是主观题。很考察考生对翻译理论的了解。甚至作文也是翻译理论相关。没有阅读题。
第一道题是改错,十个空,
第二道(或许是第三道,顺序我可能记岔了但是题型没记错。)是题目是关于翻译评析,eg:某某文章的译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你认为应该怎么译比较好。类似这种,考到了关于红楼梦里面黛玉的译法。
第三道:短句子翻译,汉译英,英译汉都有,参考华先发老师和陈宏薇老师的两本理论书和两本实践书。是从那里面出的题。尤其是生旦净丑(看着就很眼熟,就是某本翻译实践里面的),还有一小部分很文的英文句子,我记不住了呜呜,我只记得我译得也很文,也是参考书里面的,写景的。(好像是某文学作品的节选)
作文:翻译理论对于译者的重要性/译者学习翻译理论的必要性
重点:重视翻译理论的积累!因为百科作文和基英作文全部指向了翻译理论和翻译素养相关的内容。
参考书:《中式英语之鉴》《专八改错》《新编大学英语英译汉实践》《新编大学英语英译汉教程》《新编汉英翻译实践》《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顾家北雅思写作》
翻译基础
词条:基本没考黄皮书里面的词条。我自己的积累来自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卢敏老师整理的词条,自己的外刊精读词汇,高翻团队整理的热词等等。
篇章:一共四篇,两篇英汉,两篇汉英。建议参考:华先发老师和陈宏薇老师编写的两本翻译理论教程和两本翻译实践书。尤其是英译汉翻译理论教程,里面最好每一篇都译,太长和太短的可以选择性不译,如:诗歌,广告。
今年的英汉和汉英都很常规,汉英是散文说理类,英汉是一篇关于“禁酒”的内容,是《英汉翻译实践》里面的一篇原文。
两本翻译实践一定要定期练,反复练!
篇章翻译参考书:《新编大学英语英译汉实践》《新编大学英语英译汉教程》《新编汉英翻译实践》《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词条参考:中国高翻团队每日热词,卢敏热词积累,中国日报双语外刊+自己看外刊积累热词
百科
这一门,建议大家整理华师往年的真题词条,并进行发散。整理相关的词条,eg:大化改新。这个词条可以延伸到日本历史上其他著名的改革事件如:明治维新,战后改革等等。要注意关注日本史上的重大节点事件。
科技类:eg:元宇宙,可以延伸到科技相关的词条,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等等。
作文:最令我措手不及的一题,大作文仍然与翻译相关,“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大家平时要积累一点翻译理论,说不定大作文里就能引用得上。
考研真题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百科词条,共16个,比较常见:
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其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2、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3、维多利亚时代: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1837年~1901年),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它的领土达到了3600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的经济占全球的70%,贸易出口更是比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多上几倍。与爱德华时代一同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4、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5、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6、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
7、武士道: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是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8、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9、印象主义: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指产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流派; 另一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印象主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性意义。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10、硬核:原指朋克摇滚里最狠的一种风格,后衍生出各种核类音乐。后来引申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如“硬核游戏”即指玩起来非常有难度的游戏。近年来,其含义进一步引申,人们常用“硬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
小作文
写一份xx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演讲比赛的新闻稿
大作文
以《生活,诗和远方》为题的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