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电气综合治理装置电能质量治理装置中性线电流治理 技术应用选型
终端电气综合治理装置电能质量治理装置中性线电流治理 技术应用选型技术条件
2.2.1系统概况
1) 系统额定电压: 0.4kV
2) 系统额定频率: 50Hz
3)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2.2.2 安装地点:户内安装
2.3 技术指标
2.3.1中性线电流治理要求
装置投运后,可有效降低系统中性线上流过的电流,保证中性线电流有效值小于相线电流有效值的15%以内。

2.3.2谐波滤除要求
装置投运后,能够滤除系统中相线及零线上95%以上的谐波电流,滤除后注入系统的谐波电流和0.4kV母线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低于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具体允许的谐波电压畸变如下:
总谐波电压畸变
奇次谐波电压畸变
偶次谐波电压畸变
5.0%
4.0%
2.0%
2.3.3 平衡三相负荷
装置投运后,能够有效平衡三相负荷,使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不大15%,完全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2.3.4 消除杂散电流及高次谐波
装置投运后,能够有效滤除杂散电流和高次谐波电流,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3.设备技术规范
3.1型式:基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的综合性电能质量治理装置。
3.2 工作原理
根据控制系统(DSP+FPGA)对系统的电流波形进行采样,自动调节终端电气综合治理保护系统的输出容量,从而实现对终端电器回路电能质量的综合性治理。
4.技术响应要求
4.1系统基本功能要求: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高低次谐波治理、中性线电流治理及系统稳压、节能的功能;
4.2过流保护:要求1.3倍额定电流;
4.3三相不平衡自动调节要求: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不大15%;
4.4中性线电流治理要求:中性线电流滤除率不低于90%;
4.5零线对地电压要求:中性线对地电压小于3V;
4.6低次谐波补偿要求:2-63次谐波治理,THDi<10%;
4.7高次谐波滤除要求: 2KHz—20MHz次谐波滤除功能;
4.8治理功能和保护功能独立工作,即使主机功能性故障停机,保护功能仍能正常工作,并实现全方位AI保护策略,如:中性线过流报警,中性线过温报警,定时限、反时限保,超限主回路脱扣等;
4.9显示屏:实时显示电量参数(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时域图、频域图等)、历史事件、模块状态、当前时间、保护动作时间、保护类型等信息;
4.10电磁兼容要求:抗干扰、无污染、通过国家EMC认证。
4.11资质要求:国家权威检验中心出具的型式试验检验报告等。
4.12考虑到现场的安装条件以及其他配电设备的布置环境,尺寸需不大于440mm(宽)*180mm(厚)*637mm(高)。
5.技术参数
输入电压
AC380V±15%
输入频率
50Hz±5%
电气接线
三相四线
绝缘电阻
≥100MΩ(400VAV)
短时过载能力
120%
开关频率
20KHz以上
瞬时响应时间
300us
全响应时间
<5ms
控制器
FPGA+DSP
显示方式
触摸屏
通信功能
RS485通讯接口,Modbus RTU通讯协议,具备与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联网功能;
装置功率损耗
空载损耗≦0.3%额定容量,满载损耗≦3%额定容量
防护等级
IP20(防腐蚀)
雷害等级
中雷区
污秽等级
装置应在不低于规定污染等级3的环境中使用
冷却方式
智能风冷
噪音
≤60dB(A声级)
安装方式
壁挂式安装,与相邻配电箱并列安装(等高),安装时要考虑通风
环境温度
-40°C~+50°C
存储温度
-45°C~+65°C
相对湿度
湿度<95%,无凝露
海拔高度
安装海拔小于1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