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方服装史考研笔记总结:(近代服装)巴斯尔时期服饰—《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

2022-12-04 00:48 作者:木鱼碎片  | 我要投稿

以下文章图片临摹自《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中的插图

巴斯尔时期(1870-1890)

背景

普法战争爆发,巴黎公社成立,高级时装店关闭。时装界一度消沉,克里诺林被反省,便于生活的机能性受到重视。发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

总特征

女西装套服泰拉多·斯次登场,女服又一次向男装靠拢,女性开始穿上各种运动服,大大促进了女服的现代化。19世纪70年代初取掉了克里诺林,出现合体的连衣裙式的普林塞斯·多莱斯。臀垫—巴斯尔又一次复活。

男装

巴斯尔时期的男装仍延续上个时代各种上衣,庞塔龙和基莱组合的三件套,开始出现了现代型的衬衣和领带,即衬衣领呈有领座的翻领,袖口有浆硬的袖克夫的形式。1830年左右,把围在衬衫领口、在前面覆盖面较大的薄布称作“斯卡夫”(围巾),较小型的称作“耐克塔依”(领带),1890年,耐克塔依变成今天领带的形式,有了固定的系扎方法。


图片
1880年男装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服装摆脱封建等级的束缚,向民主化方向迈进。男女装都开始分化出市井服(逛街服),运动服和社交服这些不同场合穿用的不同品种。外套中还出现了叫做“印巴耐斯·凯普”的有披肩的长袖大花,腰部常系腰带。

女装

1°克里诺莱特,70年代初巴斯尔,是在1868年出现的波兰风罗布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一种后半部用铁丝或鲸须等做成撑架裙使之后突的衬裙。撑架上蒙着马尾衬布,外侧的罩裙流行拖裾形式。

普林塞斯·多莱斯,是一种别色罩裙,或卷缠在腿部,或装饰在腰部,多余部分集中后臀部,下摆呈美人鱼一样的拖裾形式。


图片
普林塞斯·多莱斯
图片

普林塞斯·多莱斯样式的衬裙

3°巴斯尔样式1883年,  裙子又逐渐变大,巴斯尔样式重新复活。巴斯尔仍是用嵌入鲸须或铁丝的硬布,或用马尾衬从后腰到下摆做成后突状的“新型克里诺莱特”。到80年代后期,巴斯尔变成了简单的铁丝制的撑架或坐垫型的臀垫。其上半部为撑架,下半部类似裙裾,成为臂部后翘的特殊造型,这种被称为科学、健康的巴斯尔裙流行时间不长,是欧洲贵妇华贵衣裙的最后绝唱。

巴斯尔时代的女装,其特征为凸臀、拖裾。强调衣服表面的装饰效果。这时女服也被称为“多种样式的混合”或“室内装饰业者”。与后凸的臂部相呼应,这时女装在前面用紧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强调“前挺后翘”的外形特征。一套衣服上还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色、不同质地的面料相拼接,相组合、搭配,这成了表现装饰效果和女性魅力的一种新流行。

4°泰拉多·斯茨,是一种女西服套装,女服又一次向男服靠拢,向现代化发展。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

                                                      ——拜拜——


西方服装史考研笔记总结:(近代服装)巴斯尔时期服饰—《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