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要取消公摊了?重庆已试了21年,为何实施太难?真实原因曝光
北京时间8月12号,一则关于安徽合肥有可能接下来要取消公摊的消息,冲上了热搜榜,引发人们的热议和讨论。
不过消息公布之后,很多人依旧表示不是很看好,那么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据悉,本次的决定,是在7月28号合肥市召开专题会议上专门讨论过的,会上认为,现在公摊面积过大,建议更多参考商品房销售按套内实际面积计价。
如果最后议题得到了贯彻实施,那么就意味着,合肥甚至安徽其他地方接下来可能要采用取消公摊的方式进行房屋售卖了。

毫无疑问,这非常符合现在外界一致的呼声,很多人买房后的得房率甚至不到70%。
不过消息公布之后,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消息估计也就是被讨论,真的落实到合肥可能短时间内不现实。

那么为何外界对此一直唱衰呢?原因是什么?
对此,有网友列举出来了很多的实际案例,比如重庆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讨论商品房售卖按实际套内面积的政策了。

当地更是在2022年时采用这个优惠,以促进房子的售卖。香港更是早就如此,避免出现泡沫房和开发商搞小动作的情况。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效果不明显。网友评价是:换汤不换药、羊毛出在羊身上,肯定会通过提高房价来平衡这个损失。

那么为什么取消公摊呼声高,但执行起来却十分困难呢?
这首先就要从什么叫做“公摊面积”说起了:
所谓的公摊,指的是一栋房子中,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共用墙体以及整栋建筑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等在内的算在房屋购买的面积里面。

那么如果一下子全部取消,首先也就意味着现行的很多法律法规和条文,都需要修改,这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解决的;
其次房地产是我国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对于经济贡献非常大,如果出现大变动,那么对于当地房产、甚至经济都是动摇性影响,因此只能是慢慢来;

第三,房地产涉及到非常多方面利益的均衡,如果取消,如何平衡这些利益关系以及相关配套到底该如何处理,这都是困难的。
因此,也许在未来,我国的商品房公摊会被取消,但是现在毫无疑问实施时机还不成熟。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