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上将军不服从命令,但是立了战功,战后怎么赏罚?

2023-03-11 21:01 作者:Trimoor  | 我要投稿

历史上,将军不服从命令却立战功的情况并不罕见。在战争中,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有时将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可能违背了统帅的命令。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将军的罪过与功绩,是一项困难且需要权衡的任务。

一般而言,将军的违令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毕竟,军队命令是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一旦不服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战局。但同时,如果将军的不服从最终导致了关键性的胜利,那么如何妥善对待这个将军,以便将他的战功奖励,并同时保证执行军令的原则,是需要智慧与技巧的。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著名的例子。比如说,三国时期,众所周知的是,曹操多次命令许褚守成都,却被许褚追得重重无法回防。然而,正是因为许褚在追击中击杀了多名敌方将领,最终使得曹操夺取了胜利。虽然许褚不服从曹操的命令,但他的功绩也显而易见。曹操也并没有对他处以重罚,而是将其重用。

另外,明朝时期,戚继光曾经因为与另一个将领李成梁争夺防线指挥权,而对抗李成梁的部下,最终导致了一场内战,可是这个将军的英勇表现却被大家公认为是胜利的关键因素。当战后明朝审查戚继光的行为时,明朝权臣倪嗣冲也表示,如果把他视为叛逆,戚继光还有什么能称之为忠臣呢?于是戚继光虽然不服从命令,但因为立了战功,他最终被明朝皇帝特赦。

此外,晋朝时期,司马懿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在一次战役中,司马懿认为主帅的命令有误,便私自调整了部队。尽管此举最终确实导致了胜利,但他的违令行为也被主帅识破了。不过,主帅最终并没有对司马懿追究罪过,而是给予了他更大的权力和尊重,同时再次重申了执行军令的原则。

综上所述,历史上,在将军不服从命令却立了战功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将军的功过,需要权衡实际情况以及整个战局的利益。一般而言,将军的不服从不应该被容忍,但在他的行为确实带来了胜利的情况下,给予他应有的奖励和尊重,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样做也能够激励更多的将军们,发扬军人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


历史上将军不服从命令,但是立了战功,战后怎么赏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