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六卿(2):秦晋交锋,先轸成仁
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位。秦国乘其霸业动摇的时机,发兵私越晋国国境,长途奔袭郑国,没料想在半路上被郑国发觉,于是秦军临时改变计划,灭掉了晋的邻国滑国后便返回了。
晋文公还没下葬,晋国的霸权便遭重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先轸当机立断,率先主张阻击秦军。而晋襄公与栾枝等都认为,没报答秦国出兵平乱、拥立晋文公的恩施,反而攻打他们的军队,会愧对死去的先君。先轸力排众议,认为不为友邻君主吊丧已经是于礼不合,而秦国更不顾忠臣谏言,为贪婪而趁机动兵,在不借道的情况下擅自越境,企图攻灭晋国的同姓国。既然秦国这样狂悖无礼,晋国也不需要再讲什么恩情了,今日攻秦正是接下先君的重托,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必须马上出兵阻击秦军。四月中旬,秦军经过崤(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遭到晋军伏击而惨败。这一战,秦军孟明视等三名主将被俘虏,军队也全军覆没,史称“崤之战”。
晋襄公的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请求将俘获的三名秦将释放回国,让秦国去惩罚、杀死他们,以免两国结怨过深。晋襄公答应了,随即将三人释放。
先轸朝见晋襄公,问起秦国囚犯,晋襄公告诉他已经释放了。先轸勃然大怒:“士兵们不知花费多少力气和生命才擒获的敌军主将,却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而在转眼间被轻易赦免!像这样毁伤自己的战果,长敌人的志气,晋国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了!”先轸越说越气,头也不回,狠狠啐一口唾沫就离开了。晋襄公醒悟,急忙派人追赶,但为时已晚,秦将已经渡河。
先轸一时盛怒,不顾尊卑而口不择言,又当着晋襄公的面“不顾而唾”,然而晋襄公却没有责怪先轸,甚至还反过来为了释放战俘的事向先轸道歉,先轸越发自责。
同一年,狄人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八月,晋军在箕(今山西省榆社县讲堂村西南)击败狄军,俘获一名狄军首领,史称“箕之战”。战后,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弥补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晋襄公为嘉奖先轸以死明志,以其子先且居继任中军将,成为晋国主帅。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