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年国考申论地市卷 答案

2022-08-05 16:50 作者:千寻申论  | 我要投稿

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1,请概括小张家乡出现的新变化。(15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答案:

1、产业更强劲:网购增加,快递业务好转,生鲜包装技术提升,电商平台销路拓展,投建电子商务产业园,规模化发展。2、生活更美好:村民收入提升,心气更足,脱贫摘帽,主动退低保,对生活更讲究;新通柏油路,增设公共设施,修缮房屋,村居环境更优美。3、资源有回流:返乡务工、创业人员增加,外部投资增多。4、心态更平和:返乡人员内心更踏实,对未来和生活更有信心。

 

提示:

概括题,按照材料自身的逻辑顺序去梳理即可。

段1、2主讲小张过去遇到的问题,可以忽略;

段3—5主讲产业的发展;

段6主讲生活变好;

段7主讲资源回流;

段8主讲心态转变。

 


第二题:

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材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20分)

要求:(1)紧扣材料,内容具体;(2)语言简明,有逻辑性;(3)不超过400字。

 

答案:

特色产业开拓扶贫新路径

        我是池口村第一书记赵XX,过去,我村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大量土地撂荒,村民生活贫困,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我们探索发展花椒酱产业,帮助村民与村集体实现持续增收,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找准发展痛点。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百姓不缺种植与养殖技术,而是缺乏致富指导。2、探寻破题方向。锁定石甸花椒酱,走访省内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确定产品优势与本地市场前景,并可借助电商扶贫政策拓展全国市场。3、统一村民思想。带领村干部调研周边县区,咨询省级研究院产业化可行性,请教技术问题,排除风险。4、多方合作发展。成立村集体企业,村民以技术或半成品入股,与研究院、企业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5、持续开发资源。外出市场调研,发现价格昂贵的梅花椒,申请“惠农贷款”,打造“绿色银行”。

 

提示:

①此题本质是一道“披着公文外衣的概括题”,重点在于概括池口村发展中的“做法”,按照材料自身逻辑顺序,梳理出5条做法,罗列如上。

②开篇添加背景段落,写作套路是:先讲过去问题,再说当下成绩,引出写作主旨“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第三题:

根据给定材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答案:

1、心理上更贴近群众:主动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学农活,感受到农民不易,沉淀了更多群众情怀。2、工作方式更接地气:帮助村民解决上学、看病、邻里纠纷等日常困难,拉近了干群关系;经常串门、唠家常,主动申办救济解决群众生活困难,以真情化解干群矛盾。3、工作成绩更加突出:发挥专业优势,创建优质杂粮品牌,打入南方市场,为村民闯出增收致富新路。

 

提示:

①简化题干,会发现,需要我们回答的是“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正是让我们去概括“变化”,与第1题相似。

②建议直接概括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即可,不要写从XX变为XX。因为,材料中的语言比较口语化,多是在描写小吴内心的想法,不易概括,也不易形成对照关系,且此题仅10分,是本套试题中分值最低的一道题,无需浪费太多时间。

 


第四题:

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资料,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答案:

         种种“遮蔽”是指文艺创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指:1、为迎合“娱乐精神”,混淆现实与历史,对历史不尊重。2、创作局限于私人经验和自我倾诉,难以回应时代提问,不能体现百姓真情实感。3、依赖现代技术,追求经济效益,造就虚幻高产作品,忘记创作初心。4、创作依靠想象,脱离现实生活。  

         因此,应深入基层和百姓,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创作反映时代精神、思想深度和生活温度的作品。

 

提示:

①此题只让解释“种种遮蔽”,而非整个句子,紧扣“种种遮蔽”这一词汇展开即可。

②不要忘记“小尾巴”,这是考试大纲中对我们的要求。

 


第五题:

“给定材料5”提到“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答案:

青年人当肩负民族复兴之重任

        古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孔繁森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由此可见,家国情怀贯穿于每个时代,中国人始终将“为国为民”作为至善的人生追求。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理当顺应这一时代大潮,肩负起民族复兴之重任,实现人生价值。 

        那么,青年人如何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之重任呢?著名艺术家阎肃先生的一番话为青年人点明了方向。他说:“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告诉当代青年,要志存高远、百折不挠、磨砺本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人应将人生理想与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人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小则浑浑噩噩,大则被图谋不轨的势力利用扰乱祖国发展。近期,香港部分青年被境外势力蛊惑利用,不但不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反而破坏祖国团结统一,就是有力的例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新时代青年若要实现人生价值,应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理想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理想,还需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方可成真。习总书记曾告诫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回首历史,中国人民艰苦斗争28年,才得以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艰辛探索30年,才找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奋发图强40年,才得以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蓬勃力量。如今的成绩来之不易,未来的道路也未必平坦,但只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然会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理想成真,还需立足本职,磨砺本领。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身处田间地头,还是位居高官要职,都诞生过无数优秀人才,只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要把事情做好,就必须要磨砺本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干事创业的客观需求,当下,“本领恐慌”困扰着许多党员干部,唯有踏实学习,勤于实践才是解决之道。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只要青年人顺应时代的感召下,志存高远、百折不挠、磨砺本领,必能在成就精彩人生的同时,肩负起民族复兴之重任。

 

提示:

语句类大作文,类似“阐释型分析题”,分层分析。

一是“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意为响应时代,志存高远;二是“尽到我所有的力量”,意为百折不挠,实干奋斗;三是“做好我要做的事情”,意为专注本职,磨砺本领。

2019年国考申论地市卷 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