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霓裳做客安徽卫视《悦宝贝》,与你畅聊汉服新时代”
“如梦霓裳做客安徽卫视《悦宝贝》,与你畅聊汉服新时代”
图文来自:如梦霓裳汉服网
特别声明: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近日,如梦霓裳销售部负责人张老师与池老师应邀做客由著名主持人曹颖主持的安徽卫视节目《悦宝贝》,并参与录制一期以汉服为主题的的访谈节目。跟大家一起畅聊新时代下的汉服潮流。

访谈中如梦霓裳销售部负责人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汉服的由来与发展。
曹颖老师(主持人):“说到汉服,许多朋友会直观的以为是汉朝时期的服饰,那么,实际上,“汉服”,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

张老师(如梦霓裳销售部负责人):“其实认为汉服就是汉朝的服饰,是一种常见的误会。其实,汉服不是在汉服产生的服装,也远不止包括汉朝时期的服装。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衣冠、汉装、华服等。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汉服的雏形,正始于“黄帝垂衣裳以治天下”时,基本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更是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yong)《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就这样由秦至汉,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在汉族人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同时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同样的,也间接带起了诸如首饰、玉雕、制香、油纸伞等非遗类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结束简单的介绍后,张老师开始依次展示所带来的汉服实物。其中分为礼服、盛装与常服三类。
张老师介绍道,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与大衣。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脉,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结束展示互动环节后,曹颖老师又向及道:“穿汉服我们还要搭配上妆容、发型、配饰还有鞋这些才能将汉服的美展现出来,是一定需要这样的吗?”

张老师表示:“除却正式场合所穿着的大礼服之外,其实并没有这么严格,完全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具体喜好进行颇具个性化的混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女孩子穿汉服没必要挽髻梳妆 男孩子穿汉服也没必要长发飘飘 任何仪态自然干净就是最好的形象。

最后在节目结尾时,谈及到了目前汉服日常化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聊起了些一些汉服山正、汉服形制之分等等热门争议话题。

张老师老师表示道:“大家要支持正版,但是如果遇到不知情的新人同袍们不慎穿山了也不该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适当程度的提醒更正即可,形制上要尊古而容新,既要坚守,也要懂得宽容,混搭上则和谐即可,让古老的汉服文化焕发出与时俱进的时尚感。整体还要更加宽容一些,呵护萌新们的爱与积极性。”

【最后节目结束时,嘉宾们也都穿上了如梦霓裳汉服】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我国璀璨的文明,这些文化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汉服文化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国潮热”愈发兴起,特别是在年轻的朋友们中,穿着汉服,已经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衷心的希望,我们去穿戴和了解这些美丽服饰的同时,也能去试着发掘它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文化,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去关注和热爱,这份承接古今的文化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