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真题笔记+考研复习笔记: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

2023-06-12 18:28 作者:曹小值真题笔记  | 我要投稿

复习笔记:

考点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考点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考点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考点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考点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考研真题笔记:

不同年龄儿童认识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持此观点的学派是(     )。[统考2019年研]

A.皮亚杰学派

B.新皮亚杰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答案】B

【解析】A项,皮亚杰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B项,新皮亚杰学派是对皮亚杰学派的修正和发展。皮亚杰之后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应该通过将皮亚杰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从而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如果能用信息加工理论来建立一个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智力发展的程序模式,就可以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设计出比较确切的模式。C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受人类的文化历史所制约。D项,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开创。弗洛伊德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在个体发展的环境因素中,父母属于(       )。[统考2019年研]

A.微观系统

B.中间系统

C.规则学习

D.问题解决学习

【答案】A

【解析】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嵌套于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之中,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A项,微观系统为个体直接接触并对个体产生直接影响的系统,因此父母属于微观系统。B项,中间系统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CD两项,与题意无关。


发展心理学家劳拉认为:所有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儿童之间会有差异,聪明的父母会生出聪明的孩子;只要儿童面临疑难或挑战,其才能就会显现出来。劳拉所持的发展观是(       )。[统考2019年研]

A.连续观、教养观和被动观

B.阶段观、天性观和主动观

C.阶段观、天性观和被动观

D.连续观、教养观和主动观

【答案】B

【解析】“所有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属于阶段观,即个体的发展会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它们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聪明的父母生出聪明的孩子”,属于天性观,即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只要面临疑难或挑战,儿童才能就会显现”属于主动观,即个体面临困难时,会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发展。


皮亚杰认为,思维起源于动作,而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      )。[统考2018年研]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适应

【答案】D

【解析】皮亚杰认为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才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


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诉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统考2017年研]

A.空间认识

B.道德判断

C.自我观念

D.心理理论

【答案】D

【解析】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以“信念-愿望系统”为基础,个体4岁左右开始形成,成功的标志为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本题中“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即为“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       )。[统考2017年研]

A.生态系统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知觉学习理论

D.条件反射学说

【答案】B

【解析】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班杜拉将强化划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强化形式,其中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性质)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而成年时期智力活动的性质是运用。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统考2017年研]

A.沙伊

B.莱文森

C.哈维格斯特

D.埃里克森

【答案】A

【解析】沙伊提出智力适应理论,认为智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发展,他将人的

智力发展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①获取阶段-儿童青少年时期。②实现阶段-青年期。

③责任阶段-中年期。④行政阶段-承担领导责任。⑤整合阶段-老年期。


持后天决定论的是(     )。[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A.经典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皮亚杰

D.人本主义

【答案】A

【解析】A项,经典行为主义是后天(环境)决定论,否定先天遗传的作用。B项,精神分析学派主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并重。C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张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并重。D项,人本主义主张人性本善,人会变坏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即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并重。


下列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统考2016年研]

A.图式是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

B.图式是概括化的动作模式

C.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D.图式是具有可逆性的一种操作

【答案】D

【解析】皮亚杰认为,“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皮亚杰认为图式内涵包括:①是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②是概括化的动作模式。③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并把图式分为“动作图式”“符号图式”和“运算图式”。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


考研真题笔记+考研复习笔记: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