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安徽省考亳州公务员面试逆袭班】-面试热点:网红纳入演员艺人管理范畴
【是什么】
有网友发现,一些劣迹斑斑的网红在被封号之后,借着改名字、戴面具等手段曲线复出了。
被封号,就意味着理应查无此人。如果劣迹网红改头换面就能再战江湖,兜售的还是“熟悉的配方”“原来的味道”,无疑是对公众的公然愚弄。
劣迹网红被封禁,没有一个值得同情。
劣迹网红审丑审怪无下限的言行,带歪了社会风气,可恶可恨又可耻,封禁此类账号是人心所向。
劣迹网红复出仍兴风作浪,必须坚决抵制。
一个文明开放的社会是容许犯错的,抵制劣迹网红并非要将其一棒子打死,问题在于他们复出后的言行中毫无洗心革面的痕迹。
劣迹网红穿个“马甲”就能卷土重来,平台难辞其咎。
个别网红的直播生涯,不是停播封禁,就是在被封禁的路上,结果禁播七天半月后出来仍能获得流量支持,如此罚酒三杯式处罚则完全是流于形式。
有关部门日前印发的《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
以此为依据,劣迹网红能不能复出,就是一笔明白账了。
【为什么】
【为什么要抵制劣质网红?】
劣迹网红不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理应遭到封杀,但却能够改头换面再次复出,这不仅仅令人深深担忧,也更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坚决予以打击。
危害
不得不说,现在某些社会风气已经让某些网红给带坏了。大家都幻想着靠直播挣钱,成网红,是病态价值观。事实上,有几个人能成为人上人?兴风作浪必须抵制,莫以侥幸心试底线。
1、劣迹网红复出挑战法律威信。违背道德后受到封杀等严惩,实则是通过法律对公民行为施加约束,一旦复出,势必降低法律权威,不利于法制国家、法制政府的建设。
2、劣迹网红复出破坏社会风气。换个马甲卷土重来,依然存在传播低俗文化,贩卖假冒伪劣商品的风险,不仅损害消费者切身权益,还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更会造成争相效仿的不良风气。
3、劣迹网红复出降低网监震慑力。更换身份可以再度复出,此种“洗白”行为对网络监管视若罔闻,且部分劣迹网红依旧我行我素,丝毫不知收敛,这将会大大的增加网络监管及治理难度,难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原因
众所周知,和国家加大对劣迹艺人打击力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在网络上影响力丝毫不输明星艺人的直播网红们,监管却相对比较松懈,因为没有专业的对口单位去管控他们。
由于这些直播网红有着巨大的吸金能力,能给平台带来巨大的效益和流量,很多平台对直播网红艺人的监管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网红做得实在太出格了,被平台封禁之后随即换个马甲,换个身份就能转身复出。
1、平台逐利心强。平台与网红主播多是共生关系,只要不触及底线,平台任由网红野蛮成长,受利益蛊惑平台会为网红“开绿灯,甚至不惜重金打造噱头,为劣迹艺人洗白。
2、监管识别难。劣迹网红的复出方法多样,隐匿性很强。像改名字、戴面具、变声器、借用他人直播间等,这些方式令管理部门很难第一时间察觉,因此,很多劣迹网红有恃无恐。
3、粉丝盲目支持。很多粉丝自身缺少清醒的认识,对于劣迹网红盲目支持,为劣迹网红的复出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和条件。
【怎么办】
所以,这一次官媒的声音是一个重磅炸弹,同时也是一个重磅信号。在敲打那些网红主播的同时,更是把炮口对准了某些直播平台,正是平台对这些劣迹网红们的推波助澜和纵容,才让这些网红们有了被封杀之后复出的底气。
第一、群众要端正认识。主流媒体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以及引导,提高群众们对劣迹网红的正确认识,从而避免盲目追风。
第二、平台要加强自律。平台应该勇于承担起责任,提高门槛,对劣迹网红加大识别力度,一旦发现要坚决敢于说不,立足平台发展的长远,主动配合政府打击劣迹网红,令其复出无门。
第三、网监部门要加大监管。网监部门加强对于劣迹IP的监督跟踪,发现复出迹象立马介入,此外,应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拓宽举报维权渠道,鼓励网友参与网络监管,力出重拳打击劣迹网红。
综上所述,呼吁将这些直播网红纳入演员艺人的管理范畴,同时对那些劣迹斑斑的网直播网红就应该彻底封杀,绝对不能再给他们复出害人捞金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刹住这股网络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