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反思】竞速?江湖鼠士?在这场冷战中我们又收获了什么?
原神强度社区有两股主流势力——竞速圈和江湖鼠士,虽然二者也有部分勾结(我兄弟为竞速发过声),但总体是竞争状态,都想夺得强度的话语权和主宰权。本篇闲聊一下我关于二者的看法。
原神最开始的强度是使用率主导的,主要是指黑榜,不过后来使用率榜单因为很多复杂原因,逐渐开始不被认可了(尤其是稻妻前中期),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江湖鼠士的立身之根与使用率有关,他们常常会对角色甚至体系进行评级:(请号入座)
1、推荐/劝退说:
强度党推荐/强度党倾向于推荐/强度党中立/强度党倾向于劝退(这不用我提示吧)
2、t梯级说:t0/t1/t2等,甚至还有t0.5(有时候还分主c和辅助)
3、sab梯级说:s+/s/s-/a+/a/a-等(有时候还分低命和满命)
4、数字说:抽取优先级几点几分
5、五边形数字说:引入多维度评分,再取平均值
不管是哪种评级,不管多么花里胡哨,本质还是要给角色一个强度区分度,这时候有人说了,但你说的这些评级和使用率没关系啊?!是的,他们当然不会直接拿使用率说事,即使有时候有,但更多时候是拿使用率做参考,再结合自己的pg做出主观评测,其根基还是使用率,脱离了使用率作为参考,以他们的游戏理解往往会闹出强度误判的笑话。
江湖鼠士的部分共同特点有:以赚取流量为目的、以拉踩角色为涨粉工具、以散布强度焦虑为阴谋、以强度区分为手段、以拉黑删评为(除了某个没必要的)为圈地方式、以不亮uid为掩饰,哦对了,最逆天的江湖鼠士还经常出现“策划强抬”、“亲女儿”、“退环境”、“原形毕露”等字眼。
竞速是后来者,无论出于厨力、无聊还是金钱,它确实出现了,竞速长期是打不过使用率的,一直是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即使依靠竞速有所谓的“证道”,但在绝多数圈外人看来,竞速可能是用来观赏的或者甚至是用来拿成绩拉踩的,从来没有主宰过强度舆论。直到那场著名的战役——杰登弟对江湖术士的进攻,各大江湖鼠士都有一定程度的收敛,有的加多了实战视频,有的给竞速杯赛加码,有的依靠人际关系XX,天平不再一边到了。
奈何后来竞速圈的丑事层出不穷(我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我才开始关注,不确定),再加上杰登弟他自己的几个逆天节奏,竞速圈的风评下滑严重。最终冷战结束了,马杯倒了,竞速圈无力回天,那么以后还会回到江湖鼠士的时代吗?
(本文重点)
竞速圈和江湖鼠士这以来一回,极大地消磨了二者的战力,也促使二者改变,竞速的未来将更加厨力化、灵活化,减少所谓的资本渗入和“人情-事故”,江湖鼠士往实战的道路上移动了一点点,但是还是要警惕竞速渗透普通玩家以及江湖鼠士重新拉踩。
(谈谈我对强度的价值评价方法)
强度的评价应该取二者的精华而去二者的糟粕,即,既考虑使用率的因素(个人主张以多期的平均使用率作为客观参考依据),同时加入特殊情况的修正(如常驻角色、复刻档期、养成周期等),又考虑实战因素,而且不会采取一些竞速特有的脱离实际的规则(如僵化的成本论、极限手法、容错率、稳定性和生存位的轻视),时间上遵从具体环境具体分析、但不以一期强度论抬/寄,角色横向上的对比切勿用笼统整体的思维,而是要结合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对比
最后,我一直关心的是平民强度,高命强度暂不讨论评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