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收到一位小朋友的留言:
“我一点都不喜欢儿童节,同学朋友们都有爸爸妈妈陪着,我却没有,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感觉很孤独。”
孩子简短的倾诉,令人感到心酸。
要知道,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对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都有着很高的需求。
父母给予孩子积极的陪伴和回应、会让孩子确信自己是被爸爸妈妈爱着的,被关注着的,他们的内心也会充满安全感。
当孩子得到了足够的陪伴,他们会表现出健康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形成自信、乐观的性格。
可如果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就会造成童年期缺爱,丧失安全感等负面影响,这将会给孩子的一生留下难以弥补的创伤。
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力量,当爱缺失,孩子的成长便会失去方向和力量。今天我就来说说缺爱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父母们需要注意了。
一、极度渴求他人的关爱,形成讨好型人格
太多的孩子因为小时候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甚至可能从未得到过爱,使得他们长大后对爱有着极度的渴望,久而久之,他们变得自卑、敏感、软弱、甚至变形成讨好型人格。
说起讨好型人格,我想到了综艺《女儿们的男朋友》里的王子文,她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原生家庭的,从小父母就分开,家庭不和,导致她变得敏感,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和投其所好。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关爱。长大以后,父母从来不会对她嘘寒问暖,她也不常与父母联系。更因为缺爱,她极度渴望别人对她的爱,所以她希望能在每段亲密关系中找寻失去的爱。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造成的影响,将可能会跟着孩子的一辈子。因为小时候的他们在不断渴求着父母的爱,导致他们长大以后在生活中为了获得别人的爱,不敢随意的拒绝别人,活得小心翼翼又委曲求全。
二、不断地怀疑爱,不信任他人
在“缺爱”的原生家庭里成长的孩子,长大后还可能出现与我刚刚提到的情况截然相反的表现,那就是:他们不断地怀疑爱,不相信别人会爱他们,也不敢轻易的付出爱。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缺失父母的爱,这会导致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爱,因为他们经历了自己最为亲近的人的不理解和冷淡,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觉得这个世界上的爱都是虚假的,没有人会真正关心自己。每当别人对他们表现出善意,他们也会误解为恶意,甚至连别人的关心都被认为是别有用心。
当孩子在缺失爱的原生家庭里面成长,除了带来伤痛以外,一些负面影响可能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之后都无法治愈,所以我希望各位父母能够趁着当下,不要吝啬给予孩子自己的爱,让孩子能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充分的理解和陪伴,在有爱的家庭氛围里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