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笔动作底层原理!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写字?

目录
———————
一、控笔底层原理
“控笔”:手的动作
不是市面上各种控笔字帖中所画的奇奇怪怪的线条(蚊香/火锅)
民国书法家徐谦在《笔法探微》书中说:
所谓笔法者,笔之运动法也,不动不足以言笔。
线条只是形迹,做出线条的动作,才叫控笔。(单一笔画一直重复也不对)
——————
二、动作的原则
2.1 动作来源于“手势”
执笔手势→动作→形迹(笔迹)
2.2 例子:临摹一条斜线
笔杆呈现四十五度,大拇指和食指向内勾

苏轼:“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2.3 两大公理
最省力(最小作用量)原则
手不累也能写好的方式
①省力(施加在笔上的力要最少)
②大小(动作轻松自然)食指轻放
剔除没有用的力-奥卡姆剃刀原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让腕以此支点为圆心发生摆动,摆出来的,是一条45°倾斜的近似于直线的圆弧。
——————————
三、手腕和指头怎么动?(运笔/控笔)
1.“腕指配合”:要用腕力
写字时,腕要动,指也要动。
3.2 腕怎么动?

我们暂时选取腕的如图所示位置做支点,支点定住不动(像圆规的针脚一样)
•目前先只允许腕做此唯一的动作
•不要做其它运动
→腕仅能写出撇方向的线条,别的都写不出来。
3.3 运指
指怎么动?
当手指被允许任意运动时,自由度非常高,几乎很难分析。
但当我们要求它固定成此种手势时(即正确的执笔姿势)。
手指就仅有唯一一种运动:前后伸缩



此种运动画出来的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45°的直线
如果仅用指,则只能写出捺方向的线条
腕只能写出撇方向线条
指只能写出捺方向线条
3.4 横竖怎么办?
腕指配合
根据物理学中运动合成的法则
A线和B线正交,则可以合成出C线、D线
竖
食指往下推+手腕往下摆
同理,可以合成出平面内所有的线条
横和竖的书写动作:动腕的同时动指
(两种力进行合成
腕的唯一动作确定了
指的唯一动作也确定了
合成,就能写出平面内的所有笔画
↑这是硬笔控笔的总原理
毛笔也是一样,但更复杂,多了用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