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乌军开始使用“三蹦子”,这种武器解放军也有
北京土话习惯将“汽油动力带棚三轮车”称之为“三蹦子”,在解放军完成机械化之前,三轮摩托车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就算到现在,中国陆军的机降作战部队仍然装备有“三蹦子”,是特种作战必不可少的运载工具。而中国特种兵还装备有“空中三蹦子”,也就是被称为"狩猎鹰"轻型旋翼飞行器。
最近,在乌克兰战场上也出现了“三蹦子”,乌军的游击战小分队正在携带反坦克导弹不断的偷袭俄军,甚至能让俄罗斯人猝不及防。因为,三轮摩托车具有越野能力强,故障率低和载重能力强,通过性好,速度快等特点,对熟练地形的乌克兰作战小分队来说,“三蹦子”在战场的生存率甚至超过坦克装甲车,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据美国《战区》专栏报道,一支藏身森林里的乌克兰部队发布了一段影片,介绍他们部队的反坦克摩托车。该部队至少有3辆三轮摩托车,副手可以操作单兵式反坦克导弹,上一次的类似装备是二战时期的德军,当时副车手操作的是铁拳反坦克榴弹炮或是机枪。
这段颇为正式影片表示,共有6名蒙面士兵,每辆车有2位成员,1名是骑手,坐在车边的是武器员。原本车边的扶手改装成武器固定架,加装AT-13单兵反坦克导弹。虽然这样的武装摩托车是蛮有趣的,但是实战中有一定的的挑战性,因为导弹发射出去的排焰与爆风,可能会伤害乘组员的安全。
所以,乌军实际使用时可能不是边走边射,而是抵达伏击地点后停车再射击,然后并迅速离开该区域。摩托车具有快速、敏捷、不易被发现的优点,这是乌克兰目前主流的“打就跑战术”。乌军在正面战场主要是防守,这种袭扰战的目标就是集小胜为大胜,严重的消耗俄军的装甲车辆。
乌军使用的摩托车都是第聂伯MT-11型,于1983年问世,是苏联乌拉尔重工的厂品,拥有高达260公斤的负载能力。AT-13全重14公斤,是一种线控式导弹,无法射后不理,所以实际操作时,乌军也有可能必须放弃三轮摩托车,才能更快的逃离现场。
俄乌战场现在接触面接近2000公里,在近1000公里范围内都在交火,这就给了乌军展开敌后游击战的准备。所以,我们之前看到乌军使用“电驴”,也就是电动摩托车,现在又开始投入了三轮摩托车。这就是战争艺术的一种体现,也是符合乌克兰国情的游击战模式。
俄军目前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消耗,我们看到50岁左右的自愿兵补充在乌克兰一线部队的损失,大量使用苏联时期的坦克、火炮和导弹,甚至开始使用S-300打击乌军地面目标。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军队都在不断的调整战术,也都有了更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这里,并没有绝对先进的武器可以包打一切,关键还要看是否适应新的战场环境。三轮摩托车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证明,仍然是游击战利器,而且能让对手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