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非人
写在前面
初次见面,这里是桑子。
因为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于是想要记录,但是发表出来的言论还是不可否认地想要得到认同,得到诸如“我也是这样的!”感慨,简直自相矛盾。
基本上与他人无关,自我中心的产物,相当沉闷自说自话的风格,食用请自便。

产生“宠物”的概念,是年幼之时,看见别人的猫猫狗狗,非人的模样。
直接长期存在于眼前的是人来人往,充斥着人的世界,还未开始产生探究的意识已经无可奈何地习惯并接受了。
宠物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呢?厌倦了与人交往,在非人的生物中寻求慰藉吗?
最初概念就已经比较明了:非人、生物、小型。
典型的便是猫猫狗狗。
牙齿或者爪子,锐利的带有攻击性。
蓬乱的毛发包裹着,会掉毛,会藏匿着肮脏。
一双眼睛看见的是什么样的世界?探寻着什么?
叫声无解,枯燥地反复响起。
敬而远之,避之不及。

大约小学低年级的时候,经过别人家门前,看见里面一屋子的猫,偶尔开门,从门的孔洞间散发出来气味自然是浓厚的。
有关这家人的传闻也听了一些,视猫如命,已经养了至少十几年的猫了,从最初的一只市场上买来的食用猫,到养出感情给它找伴,到生下小猫崽……总之一屋子猫。
有些敬畏地听着这些传闻。这家的年老的女主人对孩子挺友好。神秘色彩还是存在的。
没有看见猫主人。有人经过的时候,客厅里的猫偶尔会好奇,而凑到门前,触手可及。
猫的皮毛,猫的眼睛,猫的胡须,猫的爪子,猫的尾巴。
会活动的,会发出叫声的,毛茸茸的轻盈灵巧的生物。
基本上这些元素构成对猫的印象。
能够触碰吗,这些被豢养了多年的生灵?理当是亲近人的……吧?
幽暗的空间里,数只猫默默地走到了门前,看着门后好奇地观望着它们的人。
据说这家的猫太多了,生了小猫,是愿意送人的。
蹲下身,手指从门的孔洞伸过去,试图触碰猫的爪子——
破皮了,猫的爪子……或许是无意。
什么也没碰到,但是心生退意。
回去担忧了几天是否会得狂犬病,是否有必要与大人说。但好在过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事。家养的猫,应该不会轻易染病。
之后对动物都不抱亲近的想法。气味浓重的、无法交流的潜在危险。
看起来还是怪人,看起来友善的老妇人。她的身上也沾染着味道。

偶尔会见到狗。
记不清狗的模样,但总归是不如猫好看的。
随意地露出一口牙,伸出舌头,身体颤动地呼吸着,留下梅花脚印的足,甩动的尾巴。
会去嗅感兴趣的任何东西,精力旺盛地跑动,解决生理问题,与同类打架,高音量无休止吠叫。
莫名其妙被狗跟随,闻嗅,身体僵硬不能动,想办法脱离视线。遇见狗也会计算好线路绕行。
近些年网络上时常能看见各种各样的狗,对狗的品种之多粗略涉猎。
无法对这种生物产生哪怕一点的好感。无论是外形或者别的。无法原谅带来的恐惧。动画作品中出现,倒还可以接受,只是不反感。

在大量的非现实作品中出现的这些动物的形象,大多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而幼稚化,或者说简化、萌化。为其设计故事,收割眼泪和喜爱。脱离了真实的描绘,放大某些为人们所赞扬的部分,选择性忽视可能引起反感厌恶的部分,可以接受,不反感。
为了修学分,也上过一门细讲宠物(所谓观赏动物)的选修课。确实增进了了解,但是恐惧的、反感的,无法改变,也没必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了解到宠物不单只限于猫猫狗狗。动物的品种很多。
现在的时代发展,宠物的内涵也更加广泛,百科上解释为非经济目的而养的动植物。
投入着金钱、感情、精力,种种,在这样的存在身上。单薄的关系似乎理由不足够,创造出大量的传说、故事,感人肺腑的话术,研究作用。主动与被动地双向获取。甚至可以作为一种疗法。
本质上还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罢了。如人类所有的喜好一样。
在解决完生理、安全的基本需要之后,富余的部分,考虑着是否从众地,饲养宠物。赋予宠物多余的意义,爱的见证之类。
粗浅地理解,但是,自己不会这么做。
已经到了尽可能,在必须的事情之外,精细计算着是否利己的年龄。
对我而言没有意义。自顾不暇。

如果要养自己以外的生物,首选会是植物。
只是赌运气,在种子钻出泥土之前什么也猜不到,钻出泥土之后如何生长,或是夭折,也无法考量。
只是感觉花费的成本很小,大抵只需要水。然后感慨生命的创造力。
日常吃的水果的种子,或者特意买的种子。
需要的空间也不大。无言地生长或者消亡,枯萎或腐烂,留下遗骸。即使逝去也不会触目惊心。
居高临下的悲悯,精心呵护的期待,都可以。
生命意味着责任。除了无可奈何的自己,不想要辜负计划之外的存在。
因为意外或者需要而创造生命,又因为意外或者需要而灭亡。
本质是利己罢了。
非人而已,纵使是人……也无力承受命运的摧折。
拥有的力量,行动的意志,流向哪里呢?
终点只是从一个状态,转化为另一个状态。
顺从或违背的终局如一,死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