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始流动金质的光芒 |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郭兴利,笔名曲达,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豹子口头村人。1971年生。中国诗歌网“推荐诗人”,大同诗歌研究会灵丘分会副会长。有作品发表于《平型关文艺》《灵丘报》《大同晚报》等报刊及《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网络平台。九十年代初曾荣获首届中国文学艺术大赛优秀奖。
向上生长的还有庄稼与农民(节选)
秋耕
秋天被丰收斩获
遍地庄稼的根茬,静默不语
看眷顾土地的人,盖好粮屯
把犁头反复擦了又擦
犁头增亮,土地开始流动金质的光芒
一垄垄的根茬,不惊愕、不恐怖
这多像农家顽皮的娃娃们
玩着翻身、倒立、劈叉,然后沉下去
沉下去,被热土捻成一颗颗锐细的钉子
——加固大地的钉子
看!这来年育养种子的产床
棉被松软,四平八稳,不露钉眼

庄稼赢回平实的殊荣
四季为家
常与我们亲近的,是土地磨掉的老皮
长在我们身上,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用夏天重复的暖雨洗澡
睡入农家朴素一生的爱情
接受汗珠与露珠晶莹的祝福
浸入岁月,浸入光阴
土地与生命一样厚重
太阳托着笑脸点赞
庄稼赢回平实的殊荣

乡野的生命如此
看到几条多年逃难的小鱼儿回归
村边的小溪再次流动感激
淡忘着曾经悲哀的污染与干涸
小蝌蚪点着初生的逗号
成群结队的希冀,开篇
让一场生活畅言不尽
小草向上,不自暴自弃
土地在久旱的雨后感恩,以育养回报
生命如此,有情、卑微、坚韧
门头上一束艾蒿,虔诚抬高天空
大地之上,蚂蚁的搬运,麻雀的飞行
从始至终,没有敷衍过岁月的庄重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经》写出了春耕劳动的欢快与繁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更饱含哲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内核与精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畏艰辛的劳动情景至今举目可见。弘扬、传承、创新农村诗词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扎根沃土,放歌田园
服务三农,礼赞丰收
如果您也有好的作品
欢迎积极踊跃投稿
邀您共同加入这场诗词盛会

活动合作及咨询
邮 箱:snhzzx2022@163.com
电 话:010-82101821
136 7115 894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0号4号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802室
编辑 | 杨柳依
审核 | 刘夏 徐诗博
责编 | 冯慧
监审 | 尹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