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 东北铁道旅+神户马拉松10日行|D5-2|北上线——锦秋湖上的一抹红

第五日(二) 北上线——锦秋湖上的一抹红
6点15分的电车实在是太早了,于是从旅馆出发到北上站北上线的0站台时,基本处于没睡醒的状态,包括十几分钟之前的地震也没让我清醒过来哪怕一点。。。


今天要搭乘的首班列车,725D次往横手,Kiha 100型1辆编成的单节列车。

第五天的运转从北上线开始,如下图蓝线所示,经北上线、奥羽本线、五能线、东北新干线,几乎围绕北东北一圈,深夜抵达东京都内的上野。

北上线是早在1924年即通车,连接东北本线与奥羽本线的一条地方交通线,两边的结点分别是北上和横手。在东北新干线通车之前,北上线是连接太平洋侧仙台与日本海侧秋田的重要走廊,有着相当重要的路网地位,行驶着大量的直通客货运列车;而东北新干线通车之后,客运逐渐式微,近些年随着货运形态的改变以及当地人口不断迁出,北上线逐渐归于沉寂,现在是每天仅有10对左右普通车运行的地方交通线。
北上线并不是一条很有观光看点的线路,沿途并没有什么大名头的观光景点,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印象相当深刻的线路。关口知宏在《最长片道切符之旅》中也运转了北上线,在ほっとゆだ站中途下车,体验了这个站非常有特色的站舍温泉;之后片子中又有一个长镜头,是列车渡过锦秋湖的情景,锦秋湖的碧水,上面架起朱红色的第二和贺川大桥,单节的气动车缓缓驶过,长镜头表现的那种美景让人过目不忘。这次我的北上线之旅也是这两个内容,向经典致敬。
由于锦秋湖上红色铁桥的观景台在ゆだ锦秋湖站与ほっとゆだ站之间,所以常规思路的安排是这样:自北上站搭乘列车到ゆだ锦秋湖站,之后向ほっとゆだ站方向步行,中间会经过铁桥的观景台,在观景台这边静等列车到来拍照;拍照后继续前行,抵达ほっとゆだ站的站舍温泉,进行一番体验之后搭上下一班列车前往北上。
这种安排当然需要对时刻表做非常充分的把握,这是北上线上午的全线时刻表。

但这个安排有一个问题,ゆだ锦秋湖和ほっとゆだ站之间的这个区间是搭不到的,这对于铁道旅行来说是绝对不容许出现的失误!在对时刻表进一步研究之后,发现还是有解决的办法:
下行的725D次北上6点15分开,ゆだ锦秋湖6点54开,ほっとゆだ7点01到7点05开;
上行的726D次ほっとゆだ7点04到7点10开,ゆだ锦秋湖7点16到。
从这个时刻表中可以看出,单线铁路的北上线,两列车要在ほっとゆだ站会车,可以利用这个会车的时机实现立即的折返!那么就排出这样的计划,文字说实在是很难理解,于是这里我用“列车运用”的图表形式解释一下:

之后再以徒步的方式从ゆだ锦秋湖前往ほっとゆだ。这样一来,ゆだ锦秋湖到ほっとゆだ这个区间要先后经过三次,是下行-上行-下行的两个方向转换,其中前两次是在车上经过,可以从车上的角度去看锦秋湖以及这座桥;而第三次则是以徒步方式完成,去找到我想要的观景与拍照角度。当然这对于列车准点率有极高的要求,但对于JR支线来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状况是不太可能晚点的。
其实对铁道运转来说,“两个上下行转换,先后三次经过同一区间”是一个为了能够实现某条线路完乘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编排思路。早在2012年底的台湾铁道之旅的D3中,我就在一天中使用了三次这种编排,分别是“新埔—白沙屯”“沙鹿—大甲”“集集—水里”三个区间;在国铁运转中也是能用到这种编排的,例如16年国庆对“阿尔山北—阿尔山”也是同样的处理方式。
要想让这个编排成为现实,重中之重是一定要准点!但上一篇已经写到,由于地震的意外状况,列车在藤根发车时已经晚点17分钟,到达预计的换乘站ほっとゆだ差不多也会晚这个时间。这样除非对面的列车,也就是我要折返转乘的726D次到的更晚,否则我所搭乘的725D次压过ほっとゆだ的上行(北上一侧)信号机的同时,对面的726D次就会启动发车!
通俗的说,就是因为地震导致的列车晚点,所以预定换乘很可能将无法实现。虽然也有预案,但预案的行程显然就没那么理想了。
725D次从ゆだ锦秋湖开车之后大约3分钟,今天第一次渡过锦秋湖,经过和贺川桥梁。


接下来就是最为紧张的换乘时刻!列车进入ほっとゆだ站的时候,对面的车已经在等了,好消息是尽管我搭的列车已经过了信号机,对面的车并没有启动,这就证明我还有换乘成功的可能性!列车停靠站舍一侧的1番线,停车的那一刻对面的列车仍然没有动!我从前门冲下车,跑过连接1、2番线的平交道,在经过对面列车车头的时候向司机大幅度的招手表示还有一个旅客要上车!司机当即给了我回应,同时把手从发车手柄上移开,给我开了前门(按说这个一人列车是要从后门上车的)!我跳上去之后立刻就发车了!这样居然也能换乘成功实在是太惊险。。。
726D次从ほっとゆだ站开车后大约2分钟,今天第二次渡过锦秋湖,第二次经过和贺川桥梁。

几分钟之后,726D次列车停靠ゆだ锦秋湖,只有一条铁轨、一面站台、一间房子、一个站牌的无人站。行程的第一个危机就这样惊险度过。


那么奉上今天迟来的时间表。
06:00am—07:00am 北上—ゆだ锦秋湖,北上线乘车
07:15am—09:00am ゆだ锦秋湖—ほっとゆだ,徒步,中途在观景台拍摄列车
09:00am—10:30am ほっとゆだ站舍温泉体验
10:30am—12:00pm ほっとゆだ—秋田,北上线、奥羽本线乘车
01:00pm—06:00pm 秋田—新青森,搭乘五能线Resort白神号观光列车欣赏日本海景色
06:30pm—10:30pm 新青森—上野,东北新干线移动
11:00pm check in上野站附近胶囊旅馆
今天基本上是纯铁道旅的一天,开始的北上线就是之前提到的“第二和贺川大桥”和“ほっとゆだ站舍温泉”,之后的五能线则是搭乘观光列车Resort白神号欣赏日本海的夕阳。实际的执行情况大体相同,但受到地震的影响几乎全天的行程都有些微调,最终旅行的感受也多少不如预期。
使用JR Pass全国券的第二天,全天共计搭乘JR线列车6次,总计1091.7公里,历时约10小时50分。确实是相当长的时间,基本上从午饭后一直到深夜就是待在电车上的。
从ゆだ锦秋湖站出发,岩手县比昨天的宫城县更加靠北,锦秋湖的红叶已经大多落尽,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鲜亮颜色。

锦秋湖是20世纪60年代岩手县在汤田一带建设水电站,修筑汤田大坝蓄水后行程的人工湖。加上这里有重要公路秋田自动车道通过并设置锦秋湖休息站,也就成为岩手、秋田一带著名的观光景点,最适合游览的季节是10月底11月初红叶的见顷期,这次我显然是来晚了。
深秋的锦秋湖,平静的湖面颇有些萧瑟寂寥的感觉。

一路向北的感觉,阴沉的天空下其实体感温度远不止字面这种冷。

天气又在和我作对了,就看刚才锦秋湖车站那两张照片,能看出当时天很晴,光影很清晰;而就在20多分钟之后,锦秋湖的湖畔又是阴云密布,更显出秋风萧瑟。

再沿湖畔走了一会,终于抵达这个经典的视角!公路部门特别开辟了几个停车位和观景台;更贴心的当然是左边这张时刻表,即使是对铁路完全没有研究的人,看到这张时刻表也能够抓住电车驶过红色铁桥的经典画面。

距离下一班列车(下行,729D次)通过还有大约15分钟,考虑地震带来的晚点就是大约25分钟,利用这个时间找一下角度,而且要找一下曝光时间。天气的不良不仅仅是对照片的色调有着毁灭性的打击;也要选择更长的曝光时间,原本1/250秒的曝光时间大概要延长到1/50秒才能体现最基本的光影关系,负面作用就是即使车速不快的北上线,车都会有糊的感觉,运气不好没办法。


“乗り鉄”和“撮り鉄”是相通的,但也有太多的不同,这张照片很有感触。铁道摄影要求更多的精度,是否能够拍出照片就只有那一瞬间,例如列车经过这个红色铁桥的时间只有3秒,即使设置好连拍,可能有些时候还需要些运气,比如这张本番的照片只能说差强人意,不过基本的意思还是出来了。

730D次通过锦秋湖第二和贺川桥梁!这里我想用长焦捕捉更近的镜头;但在低温之中,相机刚好就在那时报错“battery low”,消掉这条信息让整个操作变得手忙脚乱,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就被我败掉了。。。

不管照片怎样,列车经过,我也继续向ほっとゆだ,也就是汤田温泉乡的方向继续走去。就在刚才拍照那个时间点15分钟过后,太阳从云层中露出来了!实在是哭笑不得,再一次恰好错过了时机!看来这次出行之前人品实在是攒的不够。。。

不过也只好向前看,继续沿着锦秋湖畔前行,汤田温泉乡逐渐出现在视野之中。从7点半到9点半,历经整整两小时完成了铁道两站之间这7公里的徒步,连带在观景台等待列车以及拍摄的全过程。深秋寒冷的岩手,从早晨5点多起来,度过了这跌宕起伏充满意外的战斗一早,接下来终于可以享受一下难得的温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