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制金属探测器

2022-05-11 17:02 作者:硬木课堂  | 我要投稿

概述:在电路基础和大学物理中,讲到过金属中的涡流现象。金属在交变的电磁场中,由于磁力线切割导体,会产生涡流。涡流也会产生电磁场,反过来影响周围的电磁场。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检测到交变磁场中是否有金属存在。

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R4y1c7D8/

知识点:三极管电流源,运放整流电路,比较器,涡流检测

所需物料:

电路原理图:

原理介绍。Q1三极管作为电流源,信号源控制Q1电流源对线圈进行驱动。信号源设置为3V直流偏置,4Vpp的峰峰值,频率10KHz。

         这样Q1中的电流直流部分为

(3V-0.7V)/R5=(3000-700)mV/100Ω=23mA

        Q1中的交流部分为

4V/R5=4Vpp/100Ω= 40mApp

        如果要增加Q1中的驱动电流。则减小R5的阻值。

        再来看一下线圈的耦合方式。

        放置线圈时,先固定A线圈,然后左右移动B线圈,调整B线圈和A的重回部分C的大小。这样A产生的磁力线可以在B线圈相消(实际中调节使尽量相消)。这样当有金属物体从线圈上方经过,则会产生涡流,并扰乱B的磁力线平衡。这样B的输出就会产生信号(实际中是有金属时信号幅度会变大)。

        信号的检测是使用了均值检测电路,先将线圈B感应的信号用U1A进行放大,然后经过整流电路U1B和U1C,整流后经过RC低通,检测信号中的直流值。最后用U1D对直流进行放大。(注,用信号源输出直流来调节U1D的直流偏置,使没有金属时U1D输出尽可能的为零。这样U1D只放大需要的直流信号。)有金属在的时候,这个直流值会增大。

硬件实物图:

调试测试过程

        从原理图来看,本电路具有清晰的级数,每一级的输入和输出是调试信号检测的重点。所以,调试本电路,采用逐级调试的方法。断开每一级,从第一级开始调试,正常后再连接后级,以此类推。直到联调成功。

        线圈驱动调试

        使用双路示波器进行双踪测量。同时观察信号源和三极管的E极。根据测试结果查看是否到达设定的直流和交流值。

开启电源给电路供电

设置信号源S1给电路提供激励信号

        打开示波器观察信号,在测量区点击右键,添加AIN1和AIN2这两个通道的直流值和峰峰值测量值。

        可以看到通道2的直流在2.26V ≈ 2.3V的计算值。峰峰值 AIN1为4.08Vpp,AIN2为3.93Vpp,两者近似相等。波形无明显失真,三极管正常驱动线圈。

        第二步,调节U1A的放大器

        并且调节线圈的距离。使检测线圈的磁力线尽量抵消。输出幅度最小。

        先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1A的输入和输出,检测放大功能是否正常。可以看到放大器输出信号无失真,放大倍数用交流有效值计算,gain= 72.85/0.936=77.8倍。跟理论计算 1+100k/1k= 101倍有差别。考虑到频率在10k,uA741的带宽1M,在放大100倍时受到了放大器带宽的影响,达不到101倍的放大。从工程角度看,70多倍的放大也够用了。

        调节线圈A和B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调节重合区域的大小。(小技巧,调节时先用手放置在一个差不多的位置,然后贴上胶布,再用木杆或者塑料杆轻推B线圈重合区域的边沿,直到信号输出最小。)

        接下来测试调试均值检测部分

        跟前面的放大器先断开,使这一级单独工作。用S2提供测试信号,4路示波器同时测量,观察整个波形变化和峰值检测的过程。


        信号源的设置,小技巧:先设置低频 500Hz用于测试,这样可以排除运放的带宽限制带来的波形失真,便于跟理论计算对应。功能正常后,再输入高频。运放的带宽,二极管的关断和导通速度,都会影响波形。只要平均值能跟随信号峰峰值线性变化就可以使用。


        示波器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到,U1C是反向加法器,将AIN1信号和AIN2信号相加后,就得到整流后的信号。并且整流后信号AIN3的直流和AIN4的直流很接近。说明RC滤波器成功将AIN3的直流取出。(R2值得精确性影响AIN3红色信号峰值得高低匹配)


        调试直流放大级

        将前面测试好的电路连接起来。准备测试直流放大级U1D。用AIN1测试RC滤波后进入U1D正相端的直流,用AIN2测试输出。用信号源S2输出直流来调零。这个时候线圈上方不要有金属。

        先用AIN1测试直流值,再将测试的直流值数字配置到信号源,然后细调信号源直流。(注意AIN2的Y轴档位要变化,因为直流量发生较大变化)


        AIN1测试直流61.2mV,所以信号源S2先配置61mV,然后再根据AIN2的测试结果调节到64mV。使AIN2尽量接近0.

         调试比较器

        调零完毕后,将比较器接入电路,调节电位器电压AIN2处,比没有金属时的直流高出100mV。这样当有金属时,AIN1处的电压升高,高过AIN2处电压时,比较器输出高,LED灯发光。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的示例,相信同学们已经将电路联调成功。工程中,逐个单元调试,逐级调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信号源和示波器在调试中由信号源提供已知信号,示波器观察电路在已知信号下是否正常。所以在制作电路前,应该先会理论分析电路,知道什么样的波形是正确的。也可以通过仿真来了解电路的工作情况和原理。这样在实际中才能游刃有余。

        这个金属探测小制作,将所学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的几个基本原理融合在一起,既学习了电路的应用,又制作出一个好玩的工具。充分说明模电不难学不无聊。


自制金属探测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