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卡厄斯联盟M51殖民地开拓小传(下)

2019-08-30 00:20 作者:菲雅利女皇  | 我要投稿

在初步确保登陆场安全后,大量的联盟登陆舰也会进入大气层内,这些登陆舰体积在驱逐舰和护卫舰大小之间,一些大型登陆舰的造型和功能和两栖攻击登陆舰非常类似:拥有大量的起降通道和飞行甲板,一方面这些登陆舰可以作为舰载机和无人机群的低空起降平台来使用,另外一方面则会投放大量的小型登陆艇,精确的部署更多的地面部队投入战场。由于体型庞大,这些战列舰级的巨型登陆支援舰一次可以携带一个空中突击旅协同战斗。

而另外一些登陆舰更像是一种特大型的抢滩登陆舰:它们拥有厚重的装甲,而且携带了大量的地面部队,在制定区域缓冲着陆后,登陆舰侧面的大量舱门会打开,然后大量的地面部队和装甲部队会从其中倾泻而出,迅速的向周围区域展开。

当然,面对大量登陆的卡厄斯地面部队,虫巢也不是无动于衷。一些炮位覆盖范围外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虫群,这些虫群化整为零,以非常松散的阵型在轨道炮火的冲击下向联盟的登陆场展开冲击。虽然说联盟的空中单位和轨道炮灰不断的对这些虫族进行拦截,但是毕竟对方的队形非常的松散,而且很多时候会在炮击降临前提前隐蔽。所以在反复拦截下还是有一定的数量的虫群突破防线,靠近了登陆场。

不过这个时候,大量的联盟地面部队已经开始在登陆场周边展开部署,不但有足够数量的装甲部队,还有大量的自动火炮和各种重火力武器等,在数量相对优势的联盟部队狙击之下,松散阵型的虫群非常的缺乏冲击力,不断冲击下一直都无法冲破联盟地面部队的防线。不过这个时候虫巢又有了新的反制措施,一些巨型的重炮虫开始向登陆场区域喷射巨型的毒液团,这些毒液团在登陆场上空爆炸开来,形成了大面积的酸液雨。

不过联盟事先就给所有登陆部队都列装了撞门开发的扛腐蚀装甲,所以这场毒液雨造成的损害优先。只有一些在暴露的阵地上忙碌的工程人员受到了一定的伤亡,大部分士兵都在毒液雨落下前躲入实现准备好的临时掩体和附近的装甲载具内。当然,要是毒液雨一直不停的话,联盟的地面部队也很难继续推进的,所以联盟的轨道力量和空中力量开始集中火力对暴露的巨型炮兵虫族进行了火力反击和强火力覆盖,不少炮兵虫来不及转移就被炸死炸残,剩下的炮兵虫也被彻底压制,基本上失去了第二次开火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百度)


                                             


登陆半个小时后,已经有超过3个重装旅在虫巢山脉300公里外登陆,每个重装旅的登陆场面积都在半径60公里以上。这些重装旅装备有近300辆主战坦克和更为先进强大的陆地移动堡垒“阿特拉斯”只不过由于即将面对的是地形复杂的山地作战,全重200吨的“阿特拉斯”超重型坦克不得留在后方。不过考虑到联盟的轨道优势和强大的空中优势,相信不依靠“阿特拉斯”超重型坦克的支援联盟的重装甲旅一样能够轻松的击溃虫群。


(图片来源于百度)



 

为了确保地面部队能够顺利作战,联盟还在轨道上空部署了一个空军师约900架以上的舰载机。这些舰载机平时由停靠在舰队的各艘航母中,随时出击,但是战斗的时候却受到位于战线后方的前线联合司令部的直接指挥,依靠卡厄斯联盟先进内部通讯体系(维瓜娜尔的意志),架设在指挥部中超级核心电脑甚至可以做到精确对每一架舰载机,每一个战斗单位,甚至是每一名士兵的微操。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指挥体系,这足够让联盟的常规战斗单位发挥出远超其他文明的战斗力来。

当然,维瓜娜尔的意志并非无所不能,所以这套看起来完美的指挥链还是有很多缺陷和不足,而且士兵本身的执行力和战场的随机性也无法保证所有命令都能够准确的反馈并执行,不过相对于其他星际文明来说,这已经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指挥方式了。

 

登陆1个小时后,在联盟空军力量的全力支援下,联盟的三个重型装甲旅组成了多个突击集群,以一线平推的方式向着山脉中央推进。只是推进的速度比想象中的要慢的多,虽然联盟的装甲部队平均行军速度能够达到80公里每小时,但是行星上的原始环境给联盟的地面进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密集的林地,崎岖的野外道路,还有复杂的各种地貌,这些地形都为联盟先头部队的进军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还有相当数量的虫群都躲藏在这些复杂地形中,不时的以埋伏的方式对进军中的联盟装甲部队发动突击,这更是进一步的减慢了联盟先头部队的速度。

这个时候,联盟也尝试着使用空中运输的方式让一些地面部队快速机动。只不过虫群的防空力量一直都无法彻底被压制,哪怕一些空域中看起来绝对安全,但是当运输载具和人员的运输级飞过的时候会有虫族的地面远程防空力量突然开火,将其击落,这凭空的造成了不少不必要的伤亡。

为了确保能够更快速度进行进军,联盟不得不发动了第二波的登录,第二波登录多以轨道突击力量为主,更多的精锐部队通过轨道空降仓的方式发射到战线前方数十公里的地方,这些部队会和更多一起降落的战斗无人机一起清扫和狩猎附近区域中的大型虫族,一旦看到可能对空中力量造成威胁的一些大型光线虫就会召唤空中打击力量和轨道轰炸将其猎杀。

在确保绝对安全区后,联盟的空中运输力量会分批运输一些重型坦克和大量士兵前往附近巩固战线。而在战线后方,数个工程营和大量工程组件也被部署下来,这些工程组件包括了可以快速在野外地形上架设铺装的路面组件,可以快速在崎岖地形上建造桥梁的桥梁组件,还有一套可以快速埋设挖掘的铁路组件。在这些组件的帮助下,数条快速公路很快就在山脉和登陆场之间建立起来。还有一套埋藏在地下数米深的浅层地铁,可以用来快速的运输物资和人员,甚至是载具。

虽然说这样的工程操作看起来有一些有点小题大做,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虫巢攻略战斗来说却是必须的:复杂地形的虫巢不是一两天和一两波攻击就能彻底清缴的,这是一场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彻底结束的军事行动。而第一波进攻部队所携带的支援和补给肯定不能支持这样长时间的消耗,一条稳定的运输线和公路网是很重要的。而且一旦虫巢被彻底清缴,在未来殖民地的开发建设中,这些简易的道路网也能为殖民地的开发派上一定的用场。

   7月18日,登陆后的第三天,联盟的地面部队终于推进到了山脉的脚下,这里海拔已经变高,而且植被更加的茂密。在这里,先头的装甲部队终于遭受了一些损失:密林里和山谷中经常可以听到突然爆发又消失不见的枪声,这是落单的虫族正在埋伏进军部队,一些装备科特殊器官的大型虫族甚至能对没有防备的联盟主战坦克造成损坏。当然,进军的时候联盟的士兵也遇到了相当数量的虫族尸体,很明显是之前投掷的大量病毒炸弹起到了效果,虫群的数量明显被消减。

 

   当然,这三天来,行军中的联盟各支地面部队的弹药和补给也有了相当大的损耗。为了确保进军中的地面部队能够得到有效的补给,数个更靠近山脉的登陆场被建立起来,这些登陆场都用公路和地下轨道和前线的各补给点相连接,确保前线的部队能够第一时间收到补给弹药。

不过虫巢的意志似乎也明白这些补给站是卡厄斯人的致命弱点,所以这几天来虫群不断的通过挖地道和埋伏偷袭等方式对联盟的补给点还有公路网甚至是登陆场发动攻击。那些防守严密的登陆场自然不用说了,但是复杂的公路和地道网络却非常容易遭到破坏,只是公路和铁路本身还好一些,但是运输补给弹药的列车和车队遭受袭击的话损失就大了。

为此联盟很快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大量的舰载机和无人机群开始在运输线上空巡逻,一旦发现渗透的小股虫群部队就立刻进行轰炸和歼灭。另外一些自动化的防御炮塔也开始在运输线沿线建立起来,这些炮塔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足够应付小规模的虫群的冲击。

   7月20日,登陆后的第五天,卡厄斯联盟的地面部队终于成功的推进到了虫巢洞穴群的边缘,一些先头的侦查小分队甚至已经到达之前的观察哨和研究实验室的位置。虽然说相隔了近一个月,但是实验室的大部分建筑结构都没有遭到虫群的破坏,内部的一些设置比如能源系统等还能继续使用。当然,这个阶段这个实验室对于联盟的意义已经不算很大了,它更多的是一种纪念价值。看起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联盟已经几乎占据了虫巢的地表,不过对于联盟地面部队来说,真正的苦战其实现在才刚刚开始:经过了大量的侦查后,情报表明虫巢内部是极度复杂的洞穴网络,而且地形非常的崎岖,甚至一些通道是90度垂直的,常规部队非常难在这些结构复杂的洞穴网络中移动。

 

(图为百度到的蚁巢图片,文中的虫巢地形和这个非常的类似)



 

  为此联盟指挥部不得不专门针对洞穴的复杂地形开发出一系列的多足战斗机甲和自动机器人,这些战斗机甲和自律机器人全部都拥有6条以上的机械足。这些机械足可以巧妙的在洞穴的侧壁上固定,然后在一些近乎垂直的洞穴网络中移动,而且这些战斗机甲还安装有大量的武器:从重机枪,到自动装填的高射速火炮,到大量的榴弹发射器,应有尽有。而且一些机甲上还安装了重型工程设备和挖掘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在遭遇洞穴塌方的时候自救,或者直接在一些地形中清理出一条新的通道来。

(图片来源于百度)



当然,这样的特殊多足机甲其实并不适合在平原和传统的战场上发挥战斗力。它们的体型高大,非常容易被击中,而且爬行速度缓慢,几乎就是活靶子。另外机械足的维护保养难度也远超过常规的履带平台,性价比来说肯定还是更多数量的主战坦克更加划算。

  7月23日,联盟的工程部队对虫巢山脉的中心区域表层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木改造:一座座巨大的混凝土高台在这里架设,上面是平台一般的星舰起降场和一座座临时建造的兵营和大量的防御平台,而在高台下方,则是层层浇筑的混凝土地基,中间还有厚重的钢板夹层,确保下面的虫群无法轻易的挖掘到地面。在通道的表层,大量的监视器和自动炮塔已经将这些区域严密封锁,虽然说虫群趁着卡厄斯人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了多次冲击,但是在轨道火力的支援下都被轻易打退,现在卡厄斯人已经在虫巢网络的上方站稳了脚跟。

  7月24日,首批300架多足战斗机甲和1000多台多足自律战斗机器人通过运输舰成功抵达山脉中央临时开辟的登陆场。实际上这批战斗机器人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设计并且开始大量生产,并且在两天前就全部生产完成,毕竟虫巢内的复杂环境所有人都知道。联盟高层早早就为未来的虫巢内部攻略作战做好了准备。

 

   在卸载完成后,卡厄斯人的首批攻势很快就展开:1000多台自律机器人作为前锋部队,首先开始沿着复杂的洞穴网络向下移动,而300多台战斗机甲则随后前进。当然,一起前进的还有相当数量的联盟特种部队,这些特种部队都装备了全套的外骨骼立体机动装置,这套立体机动装置可以发射绳索和固定勾矛,让自己在复杂的洞穴地形中较快速的移动。最后则是工程兵部队:这些工程兵部队会用可以快速安装的模块化组件在洞穴内搭建一系列的交通设施:从旋转楼梯到垂直竖井电梯,再到各种各样的通道和支撑柱结构,并且还会安装大量的自动炮塔和探照灯等设备并接通电源,彻底的将这些区域变成人类的地盘。

7月24日下午,首批进攻部队下降到洞穴网络2公里深的地方。在这里进攻部队遭到了虫群的强烈抵抗,在激烈的战斗中这些临时设计出来的多足战斗兵器很快就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比如机动缓慢,火力不足,装甲薄弱,抓壁力不足等。在围攻的虫群撕咬下,大量的多足自律机器人甚至是战斗机甲都被摧毁或者重创。积蓄力量的虫群甚至发动了一次反冲击,将防线推进到了靠近地表一公里的地方,要不是轨道舰队及时的对基地周边的地下发射了大量的钻地弹和震撼弹阻击,虫群甚至有突破防线直接攻占地表着陆平台的可能。这一次试探性进攻联盟损失不小,所有自律机器人全部都被摧毁,300多台战斗机甲也折损半数,不过得益于自律机器人的拼死拦截和后方跟进的联盟特种部队的有效营救,大部分机甲驾驶员都成功的逃回地面,人员损失还算轻微。

7月30日,第二批改良后的自律机器人重新运抵地面平台,数量达到3000多台。随行的还有200多台改进型的堡垒战斗机甲。改进后的自律机器人除了加强火力外,机动性还有了很大的加强,通过对缴获的虫族尸体进行的仿制,这些新型自律机器人使用了大量的仿生学结构,这样这些机器人在洞穴内也能跟虫群一样快速的移动。另外联盟还破天荒的在这些自律机器人身上安装了近战武器:一把高速冲击钻和一台加强型的圆锯,这样在需要的时候这些自律机器人甚至可以和虫群展开肉搏,在近战中消灭对手。

至于堡垒战斗机甲则增加了装甲和火力平台的数量,这样的堡垒战斗机甲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可以在洞穴内移动的钢铁堡垒:足够的火力可以封锁一整条通道,让任何试图从单侧突破的虫族都有来无回,厚重的装甲可以让其有效的抵御那些远程虫族的攻击,不算是喷射的高威力骨刺还是远程酸液都能轻松抵挡。而更多的机械足可以其在少数机械足被摧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继续移动,甚至是使用一些机械足进行自我修复。这样的机甲一般两到三台排队前进,一旦遇到袭击三台机甲组成的火力网络能够应付任何情况的虫群攻击。

图片来源于百度


 

7月31日,在经过了一天的修整后,联盟再次对虫巢深处发动了扫荡战役。这一次联盟动员了更多的陆战部队,虽然说普通士兵无法进入洞穴深处,但是他们可以在那些已经安装好通道和走廊的区域活动,并且使用那些固定好的重武器和自动炮塔阻击那些试图反扑的虫群。

由于准备充足,而且吸取了足够的经验,所以这一次联盟部队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入了虫巢下方3公里左右的区域。在这里,大量的联盟自律战斗机器人遇到了同样集结好的海量虫群,实际上登陆战役开始时候投放的基因病毒对虫群造成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除,那些被感染的虫子不是已经死亡就是产生了免疫,在这种情况下,虫群的数量再次快速增加。所以双方很快就在这个深度附近爆发了大规模的战斗:首先是大量发射的远程弹药灭杀了大量的外围虫族,接着冲入一个个通道中的自律机器人群遭遇了数量更多的中小型虫族,并开始了惨烈的厮杀:

自律机器人的远程自动武器扫射中一只只扑向它的巨虫倒地毙命,但是更多的巨虫缺如潮水一般前仆后继的压下了自律机器人的阵线,在这里事前装备的冲击钻和圆锯派上了用场,双方展开了血腥的厮杀和混战:大量的虫血在通道中飞溅四散,一截截被切割下来的巨虫肢体和被撕咬下来的自律机器人零件飞散的到处都是。

虽然说自律机器人数量庞大,但是虫族的数量更多,在这个时候,押后的堡垒战斗机甲也加入了战场:这些改造后的战斗机甲立刻就用强大的火力阻断了战场,把一部分后续赶来的虫群阻截在火力网外,而更多赶到的自律机器人则配合着同伴一起对被截断的那些虫群进行绞杀,终于将对方的战线成功的压制住。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8月1日凌晨,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联盟的地下攻略部队终于将战线突破到了地下4公里的地方。但是这个阶段联盟的突击部队也失去了继续攻击的能力:大多数的堡垒战斗机甲弹药都消耗过半,至于派遣下来的自律机器人数量也减少到了3成,已经无法再维持攻势。为此联盟指挥官不得不下令暂时后撤。在地下2公里的区域构建防线,等待下一步的行动。

8月8日,联盟又做好了第三次进攻的准备。实际上联盟恐怖的经济实力已经在这个阶段发挥出来,数天内已经有数万台自律机器人和上千台堡垒机甲在后方建造完成,并运输到前线,而后方有超过上百个工业机群正在量产更多的自律机器人和堡垒机甲。虽然说这么多仅仅用于洞穴作战的堡垒机甲造这么多有一些浪费,但是卡厄斯人相信未来还有很多应用到这类兵器的地方:星际战争中并不会只有普通行星地表那种大平原地形,相反,更多的反而是各种各样的异类生物巢穴,或者是巨型星际建筑的复杂结构内部,或者崎岖蜿蜒的山脉等等,这些复杂的环境中,可以灵活在各种角度的通道中爬行的多足兵器才是真正的主角。  

除了多足机甲和多足自律机器人外,联盟还准备了许多特殊的战斗部队。除了更多装备了可以快速在洞穴中移动的立体机动装置的特种士兵外,还有一个来自联盟内部的特殊种族:格鲁曼尼也到达了战场。格鲁曼尼是一个昆虫类的特殊种族,而且和一些昆虫种群一样拥有蜂后,工蜂等物种分类。格鲁曼尼拥有一个虫群类的族群特有的能力,吞噬,其蜂后会吞噬比较强大的生物DNA并进行进化。当一头太空巨鲸坠落到格鲁曼尼所在的行星的时候,格鲁曼尼获得了进入轨道的能力,并且成为一个能够星际航行的虫群文明,它们甚至还有属于自己的生物母舰。当然,这个新生的虫类文明加入联盟的过程并不顺利,实际上还有很多波折和冲突,但是最终格鲁曼尼还是成功的成为联盟的一员。

 

这一次作为虫巢攻略作战,格鲁曼尼自然也派遣了数量大约为一万的族群成员前来参战。和当地的原生虫族不同,格鲁曼尼的部队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全员都装备了先进生物质甲壳和并安装了先进的能量武器和自动武器。其中有7000只为一种甲壳类的虫族,名为提塔里克破坏者,这种生物看起来像是一台多足机甲坦克,除了覆盖全身的生物质装甲外,还有一门安装在头部的爆破生物炮,这种武器和主战坦克的火炮功能较为类似。


(百度找来的参考图,破坏者造型和其类似)

还有3000只则是一种名为巴鲁克聚光器的生物,这种生物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巨型的长条蠕虫,只是周身都披挂了厚重的装甲,有点像是星际里的金甲虫,其头部安装了一门巨型的等离子光束武器,可以单发对敌,也可以来扇面扫射,可以说是一种很强力的火力支援单位。

(百度找来的参考图,巴鲁克聚光器造型和其类似)



 

另外这一次攻坚作战还使用了一个很特殊的装备:15台巨型盾构挖掘机,这种盾构挖掘机的直径在50米左右,长度更是达到了两百米,体积堪比一艘太空驱逐舰,其顶部拥有一个超高级合金材料制造的巨型钻头。而在侧面和尾部则安满了厚重的装甲和自动防御武器。在先进的反重力引擎的辅助下,15台巨型盾构挖掘机的钻头部位垂直朝下并固定于行星的地面上,然后巨大的钻头开始启动,快速的向地面下方挖掘。在挖掘的过程中,跟进中的工程部队会利用各种工程材料对洞壁进行加固,防止隧道塔防。

在巨大的隧道被挖出来后,地面上严阵以待的大量的自律机器人和格鲁曼尼虫群部队纷纷涌入其中,中间还夹杂了装备了大量武器的堡垒机甲。而在洞穴深处其他方向已经控制的区域,同样也聚集了大量的联盟地下攻坚部队,这些部队会从之前突破的方向继续突破,为15台钻机和后面跟随的联盟地下战斗部队提供掩护和战术牵制。

战斗在挖掘机挖掘到地下三公里深度的时候打响:虫巢的意志也发现了这些钻进中的巨大钻机,大量的虫群试图用撕咬和远程攻击等方式阻挡这些钻进的下落速度,但是均告失败:那些挡在钻机前面的所有原生虫族纷纷被钻头当场绞碎,没有阻挡钻头分毫。

在正面阻挡失败后,虫群只好改变方向,想从钻头的侧面攻击,但是这个时候联盟的地下攻坚部队同样也严阵以待,大量的自律机器人开始和那些试图攻击钻头侧面和后方船体的虫群厮杀起来,而钻头侧面安装的大量自动防御武器和厚重的装甲也派上用场,大量的围攻虫族在严阵以待的联盟部队密集火力下纷纷被射杀,巨大的推进钻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在钻头挖掘到地下4公里的时候,虫群改变了战术,大量虫族开始从巨大隧道的侧壁挖出,试图切断通道中的联盟部队,孤立巨大钻头。但是隧道中的联盟地下攻坚部队数量同样也非常庞大,而且还有新的援军源源不断的从井口中加入战斗,所以这些部队很轻松的就挡住了虫群的反扑,相反,联盟的地下战斗部队甚至从挖开的侧面坑道中渗透进虫巢内部,在虫巢内多点开花,扩大战果。在这个阶段,虫巢已经呈现败相,虽然说源源不断的虫群还在继续从地下深处冒出,阻截联盟的攻势,但是在联盟呈现优势的火力和兵力面前,这些巨虫来多少杀多少。

(图片来自于百度)


 

在突破到地下5公里的时候,虫巢终于拿出了自己最精锐的秘密部队:一种体积和人类相似,但是拥有极为可怕攻击力的精英异形虫,这种精英异形虫可以轻松的撕裂自律机器人的装甲,撕开格鲁曼尼虫群的身躯,甚至挖开堡垒机甲的装甲进入内部展开一场血腥的屠杀。幸好这样的异形虫数量稀少,所以并没有对联盟的攻击阵线造成太大的阻碍。

当然,为了确保这些异形虫不会成为最后的变数,联盟这边也拿出了对应的手段:一支名为卡戎之弓的特殊战斗部队。这是联盟非常特殊的一支的部队,全员是自愿经过赛博化改装和格鲁曼基因强化的超级战士,战斗力不亚于士官长(面对重火力还是要跑)具有非常强的机动能力,爆发力和肌肉力量,并且擅长操作各种武器,精通各种格斗术。

(图片来自于百度)


面对到处突袭骚扰的精英异形虫,这支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成一支支猎杀小队开始在战线各处猎杀对方。当然,精英异形虫也不是吃素的,面对强大的对手,对方同样也奋起反击。只不过在卡戎之弓先进的装备和良好的配合面前纷纷饮恨,几乎没有对对手造成什么伤亡……

 

   就在卡戎之弓成功的将精英异形虫部队压制的时候,异变突生。一股强大的灵能波动从虫巢内部涌出,虽然说这道波动并没有覆盖太大的范围,但是却对虫巢内正在进攻的卡厄斯联盟陆战部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批进攻中的格鲁曼尼虫群部队陷入了混乱和惊惧之中,他们虽然说没有自相残杀,但是攻击效率也大幅度降低,不少格鲁曼尼巨虫都在原地打转,或者干脆就掉头向地面逃离。至于作为联盟攻击主力的大量自律机器人则在这股干扰波下直接失去控制,甚至当场当机。

 

至于卡厄斯人的堡垒机甲部队状态要稍微好一些,但是大部分成员的状态都直线下滑,这一方面是因为在灵能波的干扰让战场数据链出现严重故障,许多人都无法确认自己的方位和战场情况,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不少成员都出现了头晕耳鸣等比较严重的症状,这大幅度的降低了他们的判断力和操作能力。

众多联盟部队中,也就是最精英的卡戎之弓状态要好一些。但是这些拥有强大单兵作战能力的卡戎之弓特战部队很难在这样的局面下有所作为,它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尽可能的后撤,避免被卷入这场混乱之中,为之后的反击保存有生力量。

面对联盟部队的混乱态势:缓过一口气的虫群开始大规模的反扑,虫巢内情况急转直下,不断的有失控的自律机甲被摧毁或者拆散,而混乱中的卡厄斯联盟部队则很难组织起反击。就在这个时候,卡厄斯联盟的另外一个杀手锏登场了:联盟的猫族灵能部队。

这里提到的猫族其实是联盟境内的一个特殊种族,它的全称为菲莉妲艾族。猫族的族人在外貌上和普通人类很像,只不过一些器官发生了奇怪的变异和进化,拥有了一些家猫的特征。比如猫族的耳朵并不在脑袋两侧,而是以猫耳的形状长在头顶(并不是四声道)另外屁股后面还有一根和家猫一样的长尾巴。

虽然说有这些奇怪的进化,但是猫族的大部分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和普通人类非常的类似,只不过由于被位于母星的一种特殊水晶:赫洛修斯水晶所影响,所以整个种族都拥有特殊的灵能能力,这种灵能的表现力多种多样,而且强度也各不相同,但是总的来说是一种非常类似魔法的力量。为了区分灵能力的强度,猫族将灵能力评级分为了五级,分别称其为:白翼,蓝翼,红翼,金翼,黑翼(其实猫族中有多个氏族,不同氏族,后缀不同,但是颜色的区分是一样的)这一次前来增援的猫族部队属于猫族中一支非常精锐的部队,其带队的几名猫族更是灵能力者中的佼佼者:“黑翼”。

由于情况危急,所以猫族的灵能部队迅速的进入了位于坑道表层的灵能节点上。在这里已经事先布置好了大量的灵能增幅措施和对抗保护措施。在这几名黑翼的带领下,猫族的灵能军团开始集体使用自己的灵能对虫巢内的灵能波动进行反向压制。尽管虫巢核心的灵能波动非常强大,但是数量庞大的猫族灵能部队也不是泛泛之辈,经过了大约数分钟的反复冲击后,通道深处的灵能波动终于被压制下去,失去干扰的联盟地面部队纷纷重新恢复了战斗力。

 

8月10日,经过了整整两天的激战后。联盟的15台超级挖掘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5台因为挖到了错误的积水层和泥浆层,导致了整台挖掘机被淹没,虽然说还能继续掘进,但是这样挖掘出来的隧道已经无法稳定,所以这些挖掘机相当于暂时失去作用。还有7台在一些大型巨虫的集火下被破坏:一些巨型的光线虫在足够深的溶洞中对这些巨型挖掘机进行了集火。虽然说这些巨虫都在第一时间便被联盟的部队击毙,但是在在可以进行反轨道射击的强大能量光束覆盖下,这些遭到攻击的挖掘机自然无法避免纷纷都被击毁。

不过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最后三台超级挖掘机终于已经挖掘到了虫巢核心的位置:在这里出现了大量的溶洞群,空间最大的溶洞群甚至都有一座巨型城市那么大,在溶洞群中除了大量的虫群外,联盟的进攻部队还发现了数以万计的虫卵。这些虫卵有的正在孵化中,有的才刚刚被运进来。

 

虽然说激烈的战斗中有不少虫卵被波及,但是联盟的地面部队还是尽可能的不去攻击那些剩下的虫卵,相反一种特殊的信息素气体在洞穴内被大量释放,这些气体可以压制虫卵的活性,让其进入休眠状态,不继续生长。

8月11日,最后的虫巢终于被超级挖掘机攻破,大量的自律机器人和格鲁曼尼涌入了这里。此时整个虫巢虽然还在战斗中,但是虫群的部队已经被分割和压制,而大量的联盟主力部队正沿着挖掘机挖出来的通道涌入虫巢核心。

战斗记录仪记录下一个惊人的景象:一个体积堪比一座大楼那么大的巨型生物正在一个特殊的王座之上:这个巨型生物的体积有90%都被尾部的产卵器官所占据着,产卵器上还不断有虫卵从中生出。而前段的身躯和大脑部分则是一只体积如同主战坦克那么大的巨型虫族,其造型很像是一只放大版的普通异虫,而且造型非常的狰狞,毫无疑问,这就是这座虫巢的虫后了。

虽然说守卫在虫后的大小巨虫如同悍不畏死一般扑向联盟的部队,但是这些剩下的巨虫根本就不是源源不断涌入的联盟部队的对手,在摧毁了一些自律机器人后,最后一头守卫在虫后身边的巨虫也被击毙。

虽然说战斗即将结束,但是联盟的部队并没有冒然开火攻击虫后。冲入王座的联盟部队开始分散开来,搜查每一个角落,检查每一个出口。同时压制虫群生长的信息素气体也开始灌入王座之中。只不过虫后似乎对这样的气体有免疫,所以弥漫的气体并没有影响虫后的活动,当然,臃肿的身躯也让巨大的虫后无法对联盟部队造成什么威胁。

这个时候虫巢内所有还活着的异虫都被惊动,开始疯狂的向虫后的王座发动了进攻。但是这个时候大量的联盟部队已经源源不断的涌入王座所在的区域。在这片区域中,每一个通道,每一个走廊,都发生了惨烈的战斗。不断的有联盟的自律机器人被摧毁,甚至有格鲁曼尼巨虫和堡垒机甲在战斗中被损坏,但是联盟的部队依然牢牢的占据王座周边,而向王座反扑的巨虫已经越来越少。

半个小时候,另外一只巨大的巨虫缓缓的从挖掘机挖出的巨大隧道中被运了进来。它的造型同样也非常狰狞,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放大十几倍的巨大甲虫型生物。只是和身上挂满了巨大产卵器官的虫巢女皇比起来,这只巨型的甲虫型生物活动要更加轻便一点。在大量格鲁曼尼巨虫的簇拥下,这只巨虫缓缓的向原生虫巢的虫后走去:它就是格鲁曼尼巨虫的虫后,毫无疑问,虫族之间的交流自然要以王者的对决来结束:虫后之间会互相的压制,弱者一方将会臣服于对手。

只是当巨大的格鲁曼尼虫后走到虫后面前的时候:格鲁曼尼虫后的脑袋部位甲壳却缓缓的张开,一个一头白发,屁股后面还有一个狐狸尾巴的少女从里面走了出来(该角色形象来自于联盟玩家本人的设定),她爬出了格鲁曼尼虫后的脑部,然后踩到了原生虫巢虫后的脑袋上,开始和对方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精神交流。当交流结束之后,这只原声虫巢的虫后开始低下脑袋并趴伏到地面上,对对方表示臣服。

   成功的收服了行星上的原生虫族后,这场耗时数个月的战役总算是告一段落。为了这一次战役,联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动员了数量庞大的舰队。不过这一些都是值得的,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全新殖民星归于联盟掌控。行星上的原生虫族可以成为极为可观的劳动力资源,为新建设的殖民地所服务。

 

   在联盟政府的招标下,大量的建设公司开始入住这颗行星,一座座城市开始在行星上拔地而起。为了能够快速的转运物资,联盟甚至在行星上建立了数座大型的浮空城市。为了方便城市中的物资转运,联盟还特意开发了几艘特殊的巨型码头舰,这种巨大的货物驳船可以在大气层内快速的装卸货物,转运物资,至此,联盟在M51银河系殖民地的历史总算是展开了一副新的篇章。



(注意码头舰的细节:机械臂和吊车是有移动动画的,可以展示出搬运货物的细节)

 

完整过程的吊车动画
完整过程的机械臂动画

 

关于一些其他船只的介绍:大力神级集装箱运输舰

联盟的一种常见的大型集装箱货运舰,拥有可观的运输能力,可以轻松运输数万个巨型集装箱

注意集装箱舱门会随着引擎启动而关闭

 

联盟专门为M51银河系的复杂环境开发的专业采矿艇,可以进行资源采集和工程修复等任务


卡厄斯联盟M51殖民地开拓小传(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