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起源,平[ひら],平仮名[ひらがな]
音乐笔记153、假名起源,平[ひら],平仮名[ひらがな]

假名(日语注音)(百度百科):…
假名源流说
…假:见《欧几里得75》…
(…《欧几里得》:小说名…
…《欧几里得75》:《欧几里得》这部小说的第75话…)
…名:见《欧几里得159》…
论及假名之起源,则不得不提万叶假名之形成。
远古之时,日本人虽有自身的语言,却没有记录的方法,利用口耳相传 来传述古事。
…语、言、语言:见《欧几里得160》…
…方、法、方法:见《欧几里得2、3》…
汉字传入之后,日本以汉字为用,兴起了“文言二途”之制。(即口语使用本民族语言,书写时则只能使用汉文)
“然上古之时,言意并朴,敷(fū)文构句,于字即难。已因训述者,词不逮心。”“是以今或一句之中,交用音训”,以补足用汉文纪录日语之不足。
万叶假名者,是将汉字视作单纯表音符号的一种表记法。例如“与”→“よ、ヨ(yo)”、“乃” →“の、ノ(no)”之类。
…符、号、符号:见《欧几里得160、161》…
众人抄写万叶假名之时,因作为万叶假名之表音汉字 并不需要如表意汉字般严谨,
各种简化方法遂(suì)渐渐出现。
如“与”→“よ、ヨ”之俦(chóu)。
…严、谨、严谨:见《欧几里得155》…
…简:见《欧几里得77》…
…化: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美~。恶~。电气~。机械~。水利~…见《欧几里得2》…
在约定俗成的简化之后,渐渐成为现代所见之假名。
不过,一直到近代统一假名之前,假名仍有多种体系,
…体、系、体系:见《欧几里得27》…
正是上述假名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的佐证。
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圈,其古籍 或古代(甚或近代)公文,皆以汉字写成。
但由于古代汉文经典的文言文极为难解,汉字笔画又多,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非常难学,
…经、典、经典:见《牛顿196》…
便间接造成只限一小部分耐得住十载寒窗的书生,或有钱有势、能雇家庭教师让子女进修的贵族阶层,得以识字书写外,其余大部分民众均是汉文文盲 的结果。
…结、果、结果:见《牛顿105》…
此外,更衍(yǎn)生“精通汉文的文人”掌握政治的弊害。
…生:见《伽利略28》…
…衍、衍生:见《富田兴合苑业主的大事小事7》…
…政、治、政治:见《牛顿86》…
于是,“脱汉”风潮也就油然而生。
日本“脱汉”成果是 “假名”(かな,kana),分为“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na)与“片假名”。
…假名:仮名(かな)…
…仮[かり]、名[な]、仮名[かな]:见《音乐笔记149、150》…
…平:见《欧几里得118》…

…平[ひら]:【名词】
1.平。
2.一般。
3.平椀的略语。
4.平入り的略语。
5.平面部分。
6.一个劲地…
…平假名:平仮名…
…平仮名[ひらがな]:【名】平假名(由汉字草体造成的日本音节文字)。
平假名。假名的一种,平安初期产生的音节文字之一。是草假名的进一步简体化。开始时主要在女性中间使用,故又称“女手”“女文字”等…

“现代学生有铅笔,可以在“Good morning”旁暗自写下“古的毛宁”,事后再用橡皮毁灭证据。
而古代日本学生,虽然没有铅笔,却懂得用竹签 在汉文旁加上补助记号,算是一种“隐形文字”,
不仔细看的话,还真看不出“作弊”痕迹。
请看下集《音乐笔记154、纪贯之首开纪录写下《土佐日记》,宫廷女人们才创下王朝女流文学》”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