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舆图别史】李俊民:大好河山荒凉晚照中

2023-03-23 07:00 作者:古地图数字博物馆  | 我要投稿


明明是大唐的皇室后裔,却要在金人政权的朝堂为官,李俊民可想而知有多别扭。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25岁的李俊民以经义举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文名雄于一时。

其时,李俊民的家乡山西泽州早就被金人纳入了版图。

尽管科举高中状元,仕途看好,可李俊民在官场没干多久,就受不了种种是是非非,索性归隐田园,研究起学问来。

李俊民学问不一般,名气很大,经传子史,百家之书,他无不通晓。一时之间,慕名而来求学者络绎不绝,日子过得倒也充实惬意。

可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蒙古铁骑就越过长城,闯入境内关,天下又是兵荒马乱。

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自中都南迁汴京。

次年春日,杨花如雪四处飘飞,仿若天涯浪子不知去往何处。对李俊民而言,他也不得不躲避战火,离开京师颠沛异地。

告别亲友,李俊民黯然神伤,写了一首《出京门有感》词曰:

忍泪出门来,

杨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

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

情凄切!

一日三秋,

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

安用暂圆还缺?

愿人长似,

月圆时节。

从京师来到河南崇山峻岭幽境隐居,李俊民把心思放在琢磨《皇极经世书》上。

《皇极经世书》为宋代邵雍所撰,是一部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著作,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

李俊民沉溺其中,顿悟精进,受益颇多。

当蒙古人灭金平宋夺得政权,一统天下建立大元王朝后,李俊民的盛名传入蒙古朝廷耳中。

忽必烈认为李俊民这等金朝遗老若能为元廷所用,必能安天下,定太平。于是,接连派人征召探访。

李俊民不堪其扰,就答应了面见忽必烈。

一个李唐后裔的金国人,一个蒙古铁骑的当政者,就这样见面了。

对答之时,李俊民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经史百家,无所不精。忽必烈许以高官厚禄挽留,李俊民拒绝为官,恳求回归山野。

李俊民见识不凡,特别是对易数造诣很深。忽必烈私下询问有关朝运气数的祯祥之事,李俊民推演《皇极》,直言相告,更令忽必烈钦佩不已。

不过,身为李唐后裔,金国遗民,李俊民实在不愿意委身蒙元政权从政为官。

元人以血腥屠戮控制天下,统御万民。但忽必烈对李俊民的气节高看一眼,肃然起敬,万般挽留而不得,只好放其归山。

天下已被蒙古人掌控,李俊民不禁感慨“暮云宫阙古今情,芳草长含玉辇尘。春意自知无主惜,落花犹似堕楼人。”

山中参经读典,推演皇极,李俊民心中所忧所虑的还是天下大事。

尽管蒙古人坐上了皇位,但百姓流离失所,四野荒凉,天下一片萧条。

李俊民清醒地认识到,强者可以拥有广袤的疆域,盛大的版图。但如果执政者的能力不及前人,治国无策,大好河山无法乾坤康宁,天下天平,那么地图上的疆域再广再大,一切终究还是过眼云烟。

某日夜观星象,浊气冲天。李俊民以易理之术,大行之道,推测可知元王朝苛政之下,百姓苦不堪言,必不能长远。

历数古今兴亡,并非地图学者、地理大家的李俊民,能从地图的视角看待世事,推测朝运,殊为难得。他在给亲友的书信中赋诗云:

妖氛长斗北,

杀气尚河东。

人物不如古,

地图祗自雄。

三城环野水,

二麦卧天风。

多少逃亡屋,

荒凉晚照中。

果如所料,蒙元一朝,皇室操戈,内忧外患不断,百姓水深火热之中,不足百年就被大明王朝取代,疆域版图得而复失,或如李俊民之断言,饶是“地图祗自雄”,可打江山容易做江山难,不恤民情,不遵善德,很快就是“荒凉晚照中”。

参考文献资料:

1、明 黄畿撰《皇极经世传》

2、《元史·列传·卷七十九》

来源:古地图数字博物馆(www.map-cn.com)官方号


【舆图别史】李俊民:大好河山荒凉晚照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