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要点深度解读2021年郑州小升初政策


5月28日,2021年郑州市区义务教育招生相关信息发布,宣布了这两年:民办初中与公办初中的走向。
今天咱们趁热打铁,来说说,未来民办与公办的变化。
前几天,发了:整顿民办重拳出击,郑州“一贯制”学校,还有多少升学空间!,两篇文章可以结合来看。

民办初中两大趋势:
第一、公民同招
官方发布信息:郑州市区实行公办、民办初中学校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在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的同时,实施公办初中学校学位分配,未被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各区教育局安排进入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初中学校就读。今年,郑州市区初中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坚持公民同招,实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报名时间定为6月17日—19日。
这可以说是:民办初中最后的挣扎。
如果按照去年的政策,孩子们是先摇号,后划片,都有可操作性的空间,至少有牛娃尝试摇号,没有摇上,咱们还能回公办搏一搏。
但是,今年是:公办、民办同时招生,也就是说公办、民办,家庭赶紧决定,想两条腿走路,咋不上天呢?
如果没有摇成功的家庭,划片学位一旦满额,要接受调剂周边“菜中”的准备。
这条内容,对于民办来说,生源会再次流失。未来的民办初中,将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弱民办初中办学岌岌可危,这就是来清洗一波“只要钱,不要教学”的民办初中。


第二、新政策 “直升生”
官方发布信息: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接收符合条件的小学部学生直升其初中部;民办初中学校接收因历史原因有遗留问题、符合直升条件的小学毕业生,直升生占用民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
直升生人数少于民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的,应全部注册入学;直升生人数多于其招生计划的,该民办学校不再接收直升生以外的小学毕业生报名,并在直升生中实行电脑派位录取。已被录取的直升生不再参加其他学校的招生。
这条政策是承认部分民办初中确实用心,直接给凉了,真不好。
所以,放开一个口子给这些民办学校,比如:郑中国际、一八、领航、新栋、经纬小学.......但是,能不能说服班里的孩子去初中部就不好说了,除非民办初中这几年一直能抗住,但是,大概率都是扛不住压力。不过,大环境,周边的公办实验班,各个出头,自己的就主动下去吧。
其实,此类直升,一直都有,这个之前咱们说过,两种方式:
一类:选拔类直升,小学部年级前50的小学生,才可以入学,比如:东外、思达、郑中国际.....
另一类:无差别直升,升上来,初中管你。
无差别直升就是划片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现在政策也是,支持无差别直升。
父母们就想想,现在班里的同学或者一个年级的同学一起读初中行不行?和优质选拔出来的公办实验班,有没有竞争性?学校的分配生又有多少? 自己本部高中部又有多强.......直升水太深了!
民办初中,结合之前文章和今天的内容,总结一下:
1.民办摇号+公民同招,家庭必须决定要跟着谁。
2.公办初中是现在的升学主角,选择“选拔类”直升的小学部,孩子之后的竞争力才更强。
3.中考,前几天的文章,民办初中教学目标以民办高中为主,公办实验班教学目标以公办高中为主,方向决定内容,民办只会逐渐下降。
一中集团:公办高中VS民办高中↓


公办初中,别着急,距离整顿时间也就是近两年。
第一、实验班大整顿
官方发布信息:招生片区范围有较大调整的,要及时对外公布,合理引导家长预期。实行实验班年审备案制,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学校不得以实验班的名义招收学生。
这两年实验班真的是太出风头了,每所学校都有实验班,而且还是自己招的学生,划片学生考也就安排个重点班,每学期或者每学年,末尾淘汰,凭啥啊。
所以,还是以公平教育为目标,招生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也就是民办这几年顶顶风头,下一步调整的就是实验班。
关于实验班的三个走向:
第一、实验班变成分层教育,不能分班但是可以分层,也就是说,语、数、外,校内搞个AB班,其他科目,还是统一班级上课。
第二、扛不住压力,实验班直接没有(某实验现在又没有实验班了),孩子就是谁内驱力强,谁就上高中。
第三、年审的实验班数量大,和现在变化不大。
只不过不能自主招生,让划片的孩子进来考,不过,这样的政策, 会伴随学区房的调整:多校划片,也就是公办摇号,让生源不停被打乱。
另外,确实公办有点“猖狂”,学校扩班太快,师资跟不上。优秀的老师先以实验班为主,青年教师队伍,集中在普通班,这实验班肯定强。
总之,实验班目前的运营不是常态,2022年就是一个节点。
不过,公办也有好消息:集团建设
官方发布信息:加强“新优质初中”建设,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完善名校托管、集团化办学等办学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名师、名校长培育工作,制定政策,鼓励名校教师到普通学校任教,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现在的环境是,公办菜中非常难办,但是,只要有个托管关系进来,就能迅速提高,看看:管外、惠外、经外、经十一、经六......一方面,生源来了。本土教育集团,对于家庭影响太大了;另外,老师的教学目标、内容、团队更有精神气,这些年确实也出教学效果了。
这对于之后升学的孩子们来说,是好事,选择更多。
咱们确实太缺资源了,看看美盛教育港湾,就这都能火,可想而知。
总结一下,公办初中:
1.公办初中未来肯定是初中教育圈的“老大哥”,教育主导再次回到了公办初中上面。
2.公办集团不能参与民办办学,之后的学校更多是公办、托管、联合.....这也提高了公办初中的数量,选择更多。
3.实验班的支持也是有时间限制了,未来的升学不可能和现在的环境一样。不过,还是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娃能力高,天塌了也能把你找到。

郑外“推荐生”没有取消,官方发布信息: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外国语特色学校,在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同时,部分学生实行推荐生入学制度,接收外语能力突出的学生,由各区、各开发区小学推荐,区教育局审核,报市教育局同意。
推荐生计划6个班(含英、法、德等语种),其中面向中原区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共4个班。
推荐工作要做到推荐名额公开、推荐条件公开、推荐办法公开、推荐结果公开,接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推外还在,只不过录取方式自己定。

最后,今年,郑州市内九区小学毕业生74592人(学籍系统数据),较上年增加1154人,而郑州前十高中招生大约有6000人,粗略算一下,录取比例有8%,按一个小学400人计算,只有校内排名前30才有机会。
总之,随便就躺平,等不到奇迹,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时运来了,孩子两手空空,那神仙也救不了。
另外,父母要知道,大到国家,小到学校,哪里都需要人才。
这个时代,人才就是第一资源,谁有人才,谁有未来,所以,也不用想那么多,先让孩子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才,自然有梧桐枝可以栖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