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看小时候的事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过家里狗狗被卖的经历。 每当我在网上看到大人不顾小孩哭闹把家里养了好久的大狗卖了换钱只为改善家里的衣食。 我就会在自内心的吐槽大人的冷漠,同时因大人不体谅孩子的情绪,感到愤闷。 这几天我追了《隐秘的角落》,讲的是一个叫普普的10岁小姑娘跑出福利院只为筹30万给自己被领养走了的弟弟欣欣治白血病。 我在看到这点时,肚里就像是灌了碗热汤,不禁感慨孩童的善良。 可随着剧情的发展,普普勒索了一个杀人犯,甚至间接性的害了五个人。 看到第十集时,在女孩普普说自己的愿望关于欣欣后我内心直接破防了,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我就开始吐槽——你救自己弟弟“害”那么多人干嘛? 你为什么那么心安理的在那些为了帮你而犯罪的人面前毫无压力提你弟弟欣欣,就因为你是小孩?
我内心烦躁,但普普这个女孩确实没动过“恶”的念头,如果没有遭遇这些她甚至会是个好孩子,我只觉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我就在心里说: 真是小孩。你让她长大后再做选择,你看她会不会为了那个没相处过几年的弟弟筹30万。 毕竟血缘在小孩眼里有着很大的地位,甚至说的上执着了。 就像小时候认为所有老师品德高尚,说的话也都是对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的老师多了,就会发现原先心里神圣的老师也不过是个会犯错普通人。 吐槽完后我就突发奇想,小时候那些卖狗的大人,看着哭的不成样子的小孩是不是也是那么想的? 想到这一点后我整个人直接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