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凉山到靖江,这个故事处处触碰泪点…

2020-11-05 23:27 作者: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 我要投稿

追光灯下

穿着彝族服装的女孩

小心翼翼地托着结婚戒指

送到一对新人身旁

10月27日,靖江姑娘陈钰雨的婚礼上,这特殊的一幕让很多宾客红了双眼。这是关于一个彝族姑娘和一个靖江家庭的故事,更是四川凉山和靖江的一段缘分。

初见结下不解缘

2015年7月16日,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焦春红第一次来到四川凉山,第一次看见敌日约洛。

从发白的阳光中走进屋内,这个瘦黑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躲在角落,茅草和土搭建起来的家中,土墙布满裂缝,全家人的衣物晾在半空中,一口锅支在堂屋中,人和家畜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焦春红无法想象,还有孩子过着这样的生活。她心疼地走上前问:“孩子,在上学吗?”“上,上初一了。”小约洛轻声回答。


焦春红是和21个靖江志愿者一起去凉山的,组织者是曾在凉山支教的靖江人陆鹏。山里的生活,彻底让志愿者们震撼,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也为孩子们的生活揪心。


“当时就决定了,要帮帮这个孩子,只要她能读,我就一直资助下去。”焦春红说,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坚持读书的孩子太少了。


10月28日晚上,坐在靖江的咖啡馆中,回首五年前那一次见面,焦春红摇摇手不忍回忆,约洛瞬间泪盈眼眶。

在靖江有了一个“家”

焦春红和小约洛的第二次见面,在半年后就实现了。

2016年的春节,在陆鹏和志愿者们的牵线组织下,经过当地学校和家庭的同意,敌日约洛和其他三名凉山孩子,一起来到靖江过年,小约洛被安排进焦春红家。


在滨江新区同盛小区,焦春红早早在家中备好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和一张温馨舒适的小床,等待着它的新主人。当时16岁的敌日约洛住进靖江的“家”后,焦春红待她和女儿陈钰雨没有两样。小姑娘一开始胆子小不敢说话,慢慢地有了笑容。吃汤包、看电影、吃铁板烧……小姑娘在靖江城里玩得可乐呵,却没想开心过后,又躲回房间哭了好久。

“我知道她是想起了山里的日子,心里有落差。”焦春红说,看着孩子每次哭得伤心,她也跟着难过,但这样的阵痛也许对孩子来说,是一次触动,她会继续资助她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她有条件去努力去奋斗。

这次靖江之行,小约洛完全融入了靖江的“家”,亲昵地叫焦春红的女儿陈钰雨为“姐姐”,还依着姐姐的口吻,甜甜地叫遍了家中的“舅舅”“舅妈”“外公”“外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成了她心里最柔软最幸福的部分。

从凉山赶来当“伴娘”

“约洛,姐姐要结婚啦,你来一起参加好吗?”国庆期间,焦春红给敌日约洛发了一条微信,得到肯定答复后,赶紧给约洛订好了来回的机票。

10月24日,敌日约洛第一次独自走出家门,坐了7个多小时的大巴车赶到成都,再乘坐飞机到达无锡。一路上,焦春红心都提着,担心约洛会不会搞错航班,担心她知不知道怎么出机场……直到约洛凌晨1:00走出机场时,焦春红才松了一口气。

陈钰雨婚礼那天,约洛特意换上了彝族的服饰,盛装出现在婚礼现场。“在我们凉山,只有参加重大活动和庆典才会穿上彝族服装,戴上我们的银饰。”约洛说,姐姐结婚了,对她来说就是一件大事。现场,她缓缓走上舞台,送上戒指,轻轻在陈钰雨耳边说了声:“姐姐,永远幸福!”



▲敌日约洛和靖江的“家人”们在一起

台下的焦春红看着这一幕,悄悄抹着眼泪。

第二次来靖江,约洛和大家热络多了,全家人也变着法子给她准备满满两行李箱的礼物,让她带着大家的爱回到凉山。

约洛高兴地告诉大家,现在,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凉山的生活也比过去好了很多,她家门前的路修好了,房子也在政府补贴下翻成了新的平房。即便如此,她每天还是得步行45分钟,才能赶到昭觉中学上学。“我已经很满足很开心了,明年我就高考了,希望上了大学后出来当一名小学教师,和陆老师一样,带着更多孩子一起走出大山。”约洛说完,笑容灿烂。

看完这个故事

小编只觉得

虽然天气很冷

但是心里很温暖

责任编审:王平 朱正

编辑:张蕾

来源:靖江日报


从凉山到靖江,这个故事处处触碰泪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