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突发降准,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
北京时间2023年3月17日,人民银行官方宣布,将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国内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目前已经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除外。降准公告中,央行重申将“发挥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功能”,引发市场热议。

从时点来看,本次降准选择在了一季度末,主要针对的是国内银行机构在开年以来信贷投放节奏加快、负债端快速扩张的压力。不仅如此,临近季度末MLF、逆回购和同业存单等短期资金手段的大量到期,也对银行机构构成了一定的发展压力。选择此时降准,以此来缓解银行机构的负债成本,并改善其资金结构,符合此前官方的“用降准来提供长期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的表述导向。

从规模来看,25个基点的降准力度属于较为谨慎的宽松手段。央行在改善货币市场的结构同时并没有选择大规模灌水的手段来刺激经济,表明中央对于2023年的经济走势仍然抱有信心,稳增长、扩内需的导向也不会发生变化。长期、适度的宽松才是保障实体经济稳步复苏发展的合适政策环境。

从后续政策来看,本次降准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对于提振信贷、债券市场的表现有一定积极作用。根据测算,本次降准将释放约5000亿元资金。而在流动性缺口得到弥补的情况下,后续再次采取降息或二次降准的可能性较低,取而代之的将是去年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这些政策都将为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提供助力。

本次降准后,全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低至7.6%。逐渐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国内经济的持续修复提供了助力,尤其是在美国及欧洲接连发生大型银行流动性危机、国际货币政策仍在收紧的情况下,这种宽松信号对于资本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对于国内经济的后续走高提供了有效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