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这种神秘生物的由来第三期
马小星:龙是曾存在过的珍稀动物 这一切是真的吗?1986年任青春在肇源县的小旅社中住宿,同住一屋的一个老人与他谈及同一起事件时,竟然与他父亲所说如出一辙。任殿元老人说在松花江南岸看到的那条身长10多米的黑龙“像一个大马蛇子“,马蛇子为蝎的简称。令人惊讶的是,甲骨文中某些“龙”字的写法看上去酷似蜥,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纹饰也是如此形状。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龙”,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任殿元,怎么可能认识“龙”字的甲骨文字形?
古籍中不止一次记载了古代的“龙事件,其描述与任殿元所讲的大同小异,从未接触古籍的任殿元又怎么可能知道那些连专家、学者都未曾提起过的散布在古籍中的关于“堕龙”的具体描述呢? 1994年卷,《上海滩》杂志社编辑马小星亲自 到肇源县调查,在被访问的数十人中,有不少老 人证实松花江南岸确实发生过“掉龙”事件,而且 确实发生在伪满时期,也确有伪村长陈庆其人, 一位当年与陈庆同住一村的老大娘甚至作证,当 年陈庆本人就亲口说过他率众救龙的事:类似任 殿元所说的掉龙“事件,在肇源、扶余境内不止 发生过一两次。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根据历米的传说,对“龙”作了这样的定义:龙,我国占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 正是在这一定义面前,人们曾陷人了深深的 困感。有人查遍了中外所有的生物学资料,就是 找不到一种能与上述定义相对应的动物。于是, 一个并不算过分轻率的结论便自然产生了:龙不 过是一个神化之物而已。有人其至称之为“生物 学上假设的杰作“。 古籍、古生物爱好者马小星,为了研究龙,十 几年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调查,最 后认为龙是一种曾经存在过、被人们神化了的珍稀动物。 历代史籍关于”堕龙”的记载 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 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一向对光 怪陆离的上古传说持审慎态度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历代史籍关于“随龙”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 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纳 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 水泼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一场大雷雨中,龙离 开了原地。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太白湖边 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鳞,头 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 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 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 下一道深沟。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某日, 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 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 有腹部呈红色。 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 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慕容俊亲率朝臣,在距 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临安府志》记载,崇被四年(公元1631年)云 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 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 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 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 关于龙的目击报告 辽宁省营口市蔡寿康、黄振福、张顺喜三位 老人认定曾亲眼见过龙。七十年前的一个夏天下 午5时左右,他们在营口市河北中小街,也就是当 年人们在苇塘中发现“龙”的地方附近玩要。 蔡寿康突然发现在营口市造纸厂方向的天 空有一条“龙”,头如牛头,头上有两个角,是直 的,嘴上有胡子,大眼睛往外凸出,身上有鳞,四 只爪,尾巴像组鱼尾巴…… 2000年9月18日傍晚18时10分许,位于吉林 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素有“人参之乡”美称的 抚松山城上空,出现了人人可见的神龙! 当时,夜幕初降,天色微暗。山城西北方向上 空,突然出现了奇异的光亮,异光越来越变得多 彩,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继而看见了龙的全 身,并且越来越近,龙嘴、龙须、龙爪乃至龙鳞 都清晰可辨,浑身发着神光,时而蜡曲、时而伸 展,时而盘旋、时面翻滚,龙嘴时张时合,所有的 人都目结舌,被这神奇的景象震最住了,惊叹: “真的有龙啊!,这一景象大约持续了二十多分 钟,神龙渐渐隐去……
大连(半岛晨报》报道:2000年12月12日17 时,庄河市北部山区天空跃“祥龙”、据目击者庄 河市长龄镇白灰厂打更老汉王长国说:当日17 时,他在厂门口发现在天空的西北部有一条长 约300米,形状像蛇一样的长“龙”,龙体呈黑色, 粗细不匀,中间粗2-3米,龙头喷灰色烟雾,形成 烟柱高约4米,龙身与地面呈30度角,整个长龙 在不断地由北向南飞行。飞行速度约为2000米/ 分钟。看到这一奇特景观后,他立即叫来王长 海、刘本荣等10余人一起观看。此时地面有三、 四级北风,天空晴朗,云团清晰,黑色长龙十分 抢眼。大约20分钟后,黑色长龙消失,地而北风 立即停止。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
究 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