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中国当代山水名家 刘天鹏作品赏析


【个人简介】
刘天鹏,野墨意象大写意山水画创造者。国家一级美术师。是国画大师孙瑛大石先生入室弟子。职业书画家。
上世纪末他就以“继承笔墨意韵,注重艺术创新”、“弘扬民族绘画精神,创造自我独特画风”的中国画创新理论在书画界享有广泛的赞誉。后以“野墨意象”为创作理念,主要呼唤大写意中国画的粗犷雄强,浑厚博大,以气势磅礴的阳刚之美为主调,粗笔大墨,激情挥洒,看似无法,实则有法,表现一种意象精神。其写意水墨画既有传统笔墨又显生活气息,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书画艺术家。被画界誉为"中国又一位画坛大手笔"。出版有《刘天鹏书画作品集》《中华传世名家——刘天鹏》《刘天鹏水墨画作品集》等书。
【作品鉴赏】
师法自然是“野墨意象”的创作源泉
——文-刘天鹏

从事书画学习、创作数十年,在这一进程中,我提出了“野墨意象”大写意山水画创作理念。这一理念的产生,发展和提高完全是来源于我对生活的各个阶段的感悟,尤其是大自然中的各种境况,对于野墨意象大写意中国画的呈现是不折不扣的创作源泉。我自幼生长在陇上古镇水川黄河岸边,那里的村舍庄稼、野林荒草、奇峰怪石等,滋养着我成长,更庆幸的是家乡的黄河水给了我雄浑博大。天真好奇的我,不论是在嫩芽萌绿的春天,还是葱葱郁郁的盛夏;不管是在金色满地的深秋,还是在白雪皑皑的寒冬;到处都有我拾技捡叶、搜吃野果的身影;还有我捕捉昆虫、嬉耍生灵的踪迹。或长绳系筐投食捉鸟,烧烤吃之,或拿裤子充气做浮子,横渡黄河。总之,山水曠野,自由自在,独行其是。对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涂鸦之好,得家学启蒙;离不开外太祖父从事书画的影响。外太祖父是位名扬乡里的书画者。他的图谱标本、书籍范画在家中随处可见。由于耳濡目染,自小熏陶,加之家乡本是瓜果之乡;于是乎瓜田李下、花卉树木、鸟鱼虫蚁、船桥车辆等等,搜尽万物打草稿,一花一草深深地在年幼的心里留下烙印。时有描本摹画,乱涂胡抹,也是其乐融融,偶尔还得到大人们的点赞,信心倍增。幼年时代,因家境贫寒,野菜草根常是盘中之餐。每每放学之后,便到山涧地头挖能吃的野草。记得上中小时,为帮家里分忧,春耕夏植秋收时节,都要到地里干活,拉灰、耕地、锄草、割麦、搬玉米、拔水蓬、捡麦穗、打场碾粮、活煤拓块等等无所不做。冬日里还要早起到附近村头的动力厂二水源(白银在此建的供水站)门口捡炉渣,晚上压火取暖用。

每逢年末春节来临之前,我常步行十余里至水川乡供销社书店买些小人书、中堂年画、门神娃娃等用品走街串巷叫卖之;春节时家乡有耍社火、唱大戏活动,母亲在家做些油饼之类的食品,我背上到集市和戏场去叫卖,以低微的收入䃼贴家用。如此经历,年少的我深刻的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与此同时我也常常有不可名状的灵感闪现于心间,纯心萌动,感受万物,照猫画虎,涂鸦之趣,愈来愈浓。下面以自己撰写的“忆童年”记之:忆童年,家道寒,破衣烂裤西北风。早起捡炉渣,树丛拾粪便,篓不满,心里闷,四处寻找到天明。腹中饥,地埂转,夏拾麦穗秋搜米。一碗玉米饭,兄弟两人分,天色晚,思美梦,吮嚼高梁望来天。父做工,母下地,整日大干为生计。早出晚归时,苦菜一包提,河挑水,蹲台饭,全家坐炕盼团圆。初中毕业,因家贫而辍学走向社会,为了生活和喜爱的书画艺术,我收过瓶子、卖过菜;去工程队务工,去过砖瓦厂搬砖;去国营工厂招班,自己开过理发店、小商店等。后来学了油漆工,赴甘肃各地油画写生,画过柜子、太平鼓、老像、棺材、庙宇和亭廊等,对我后来专业从事书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切以为,感悟自然,师法自然,乐哉,快哉。

与自然亲近,遍览山川,钻谷窜黝,淌溪涉河,感受风土人情,胸怀拓豁,洞察体悟,尽阅想象,异常灵锐,艺术的层次与格调也就不断升华,意境趣味也就逐渐宏博而深远。更有幸我在书画大学深造,得名家亲授或临习大师画册,毕业后创办中专学校教书画两年;后调至建设银行白银分行从事宣传工作十佘年;后又辞去建行工作创办艺校和画院。选修书画不放松,立根法在自然中。千临万绘抒胸臆,满纸雲烟出新风。专业专门专心从事创作,技巧与境界并进,逐渐有了个人面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缘巧合,有幸拜在国画大师孙瑛大石先生门下,潜心修学,入室神会,研习苦究,临池不辍,赴外办展,多方交流,终身难忘。如此经年,文化理念、写意精神理解臻深;艺术理念、绘画思想感悟渐精。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探索总结并形成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野墨意象”大写意山水画风和“野墨意象”中国画的理论体系。

坚持“画有定理,没有定法,有了定法必然僵化”(孙大石语)的真理,将恩师箴言当作自己创作的左右铭。坚持酷爱自然,师法造化;坚持周游名山佳景,专为山川河流野景讴歌立传。自然让我生意象,我为自然树精神。自然乃艺术之本源,大自然的神奇怪绝,震撼人心;春夏秋冬,朝朝暮暮,穷极变化都会给艺术语言以启迪。覆辙模仿和因袭他人已显得没有什么意义。必须要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别树一帜,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思考的问题。认真感悟恩师箴言,从大自然中寻找出自我的艺术语言,从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中,以自然为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野墨意象之路,也是我创新中国画的探索之路。

以我的爱好和性格,我钟情讴歌名勝之天然风韵,不喜裁剪修饰之俗姿媚态。大自然的“野”山水、“野”树木、“野”花草,以及河流房舍船桥等,可以使我抒情宣泄,故将自己的斋号取名“野墨轩”,自署“野墨山人”;用感受自然的气势风骨化为水墨的意象精神,写我意,表我心,抒我情,使艺术追求融为人生写照。也就是说:野墨意象表现的是寄情象内而神游物外。野墨意象表现的是心中之象而非对景写实也;感悟自然墨怡神。吾用我法,意写我心。绘画乃是抒情写意的具体表现,也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我的性格粗犷豪放,又与“野”山、“野”水、“野”树、“野”花鸟等渊情不解,笔下的它们自然也阳刚大气,粗犷浑厚,洒脱狂野;“野墨意象”大写意中国画,强调自然化,人格化,精神化。

在此,我必须要强调的是将野墨意象大写意中国画的意象内涵、精神风骨表现出来,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学识修养,才能永远激活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二是立志弘扬民族绘画精神,创造自我独特画风。做到法古不泥抒我情,师吾心。继承传统笔墨意韵,发扬艺术革新精神。三是讲究意象造型,注重笔墨神韵;墨海游龙,力创新风。以“野墨意象”为创作理念,主要呼唤大写意中国画的粗犷雄强,浑厚博大,以气势磅礴的阳刚之美为主调,粗笔大墨,激情挥洒,看似无法,实则有法,表现一种意象精神。注重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创作中应努力将北方的绘画气势(雄奇浑厚)与南方的绘画灵气(华滋秀润)巧妙糅合,发挥水墨的优势,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意象”语言,以抒我情。

总之,“受古人形式之束缚则死,得古人精神之启示则活,受自然形色之束缚则俗,得自然气象之感受则雅。泥古仿新皆为旧,画中我在自常新”(孙大石语);让我们坚持文化自信,以自我的笔墨语言讴歌伟大的中国复兴梦;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下面将自撰的艺术格言和诗句选几个与大家共勉:1.野墨画前远近峰,意象精神万千重。游历南北山与水,忘情醉笔味其中。2.酒醉兴起激挥毫,醒来沉思观分晓。狂涂难得一佳构,满意心花乐逍遥。3.弘扬水墨精华,凝聚中国画魂。4.健笔凌雲不染尘,丹青画卷伴诗魂,横竖有节抒胸臆,撇捺无邪风骨存。5.自古求艺多清寒,忠贞处事不为官。矢志不移游艺海,永留清气在人间。6.融众法为我所用,师造化以抒己情。7.挥毫写野墨意象,落墨铸山水精神。8.雅室焚香把砚磨,容海胸襟在开阔,挥毫落墨求野趣,腕底气势震山河。9.野墨意象不平凡,欲出雄奇画却难。10.悟道自我行我法,随意弄墨抒墨情。11.自幼喜书画,闲时练技法。一日不动笔,精神觉不达。挥毫千愁泄,真心想涂邪。江山意无穷,激情写中华。12.搞书画艺术的人,最讲究人品,书品,画品,三品兼优者方能成大器也,否则将一事无成。书画铸情,艺德居首。人品高于画品。13.蘸墨挥毫涂春秋,澄怀悟道艺海游。若无千锤与百练,岂能一笔尽风流。14.兴来即挥毫,纸上见分晓。每作一佳构,心里乐悠悠。15.横扫竖抹拖拉滚,悟笔写心激情生。浓淡干湿气韵在,师法自然出新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