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的意义

2022-09-12 20:17 作者:学生的幸福  | 我要投稿

“书”是信息载体,“读”是接收和处理过程。 

佛家讲“六触”——眼耳鼻舌身意,凡是调动了这六触的一种或几种去感认知外界的行为,都是信息接收处理过程,比如听声音,看画面,乃至品尝食物,这里面并没有更高级的方式,只有对接收者来说,更为需要或更为有效的方式。

说到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一个信息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其实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本身的质量

今天最大的问题不是信息传递方式太多元,而是垃圾信息太多了,消耗人的精力,磨损人的心境。

要说跟以前的人相比,今天的人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如何远离垃圾信息,少受它们的侵染,正如《娱乐至死》一书中的著名论断:过去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寻找信息;今天我们是为了传播信息而制造问题。

2.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还取决于人和信息互动的质量。

读书也是如此,有人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写批注,读完后时不时还会“温故而知新”;而有的人则是在咖啡馆一边读一边自拍发朋友圈,然后读两分钟就拿起手机看看又有了多少点赞。

深切地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是需要专注和付出的,只要你足够专注和投入,身边的一切都是你成长的养料,反之,再好的书也不过就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3.最后,信息的价值意义也取决于信息和人相遇的时机。

时机未到就相遇了,那叫“有缘无分”。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说的就是这种事情。

曾经读不进去的书,经历世事过后再读也许会醍醐灌顶。

饱尝了人事的聚散离合,大概就能理解庄子为什么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正如歌中所唱:受了教训,得了书经的指引,现已看得透,不再自困——先要受教训,才能得书经的指引。我们这些普通人,都是孔子说的“困而知之”者。

有些人读了很多没什么营养的书,其实也是在浪费人生;

有些人读书就是打发时间,眼中了了,心下匆匆,结果读了等于没读;

说到底,人和信息的互动,最核心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信息”。



读书的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