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年考博真题
研究方向名称:社交媒体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媒体传播、应用新闻学、传播与社会发展、媒介与社会变迁、新媒体经济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
一、必答题(共1题,每题40分,共40分。)
1. 请简述传播学的政治经济学派的发展脉络,并用它的理论观点或分析路径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工现象。
二、选答题(以下三题选答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有媒介学者认为,“病毒是一种媒介”。请从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出发阐述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 请简述“建设性新闻”的基本定义、产生背景和主要特征,并结合实例谈谈我国建设性新闻的实践。
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请简述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发展脉络和保障机制,并以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闻实践论述贯彻党性原则的重要性。
研究方向名称:社交媒体理论与实践
科目名称:社交媒体理论与实践
一、必答题(共1题,每题40分,共40分。)
1. 有论者称:新冠肺炎疫情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媒体“信息疫情”。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信息疫情”的特征,谈谈治理之道。
二、选答题(以下三题选答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如何看待2021年初Twitter等美国主流社交媒体封禁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账号?
2. 如何理解社交媒体的社会性?结合你阅读过的理论书籍做个简单阐释。
3. 你怎么看待Clubhouse的走红?音频社交的发展有何前景?
研究方向名称: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础理论
一、必答题(共1题,每题60分,共60分。)
1. 1843年1月,马克思在评论《莱比锡总汇报》遭禁时提出:“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请简析这句话的意思,并根据你的理解简述这些“内在规律”包括哪些内容。
二、选答题(以下三题选答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列宁新闻思想中关于“党性”的主要观点。
2.简述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3. 请列举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理论相关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包括作者、主要观点和其理论意义)。
研究方向名称:新媒体传播
科目名称: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实践
一、必答题(共1题,每题40分,共40分。)
1.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指出,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当今,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影响巨大,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新风险。请论述在此背景下,中国新媒体传播应该坚持哪些“变”与“不变”。
二、选答题(以下三题选答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概述“十三五”期间我国媒体融合取得的成就以及“十四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
2.论流量时代新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3.试述中国共产党在网络新媒体方面的领导成就。
研究方向名称:应用新闻学
科目名称:应用新闻学理论与实践
一、必答题(共1题,每题40分,共40分。)
1.技术迭代加速了媒介生态的改变。有学者认为:“现如今,我们将信息超载视为一种文化环境。而令我们深夜难眠的,并非是担忧如此众多的信息会令我们精神崩溃,而是担心我们无法得到自己需要的足够多的信息。”请从新闻生产与传播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二、选答题(以下四题选答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为应用新闻学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学术史梳理。
2.什么是智能媒体?请举例分析智能媒体的生成逻辑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请对2021年3月18日(当地时间)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的中美高层对话进行评述,并分析“新闻是幻想的政治”。
4.请举例分析媒体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和突破的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传播与社会发展
科目名称:传播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一、简答题(每题20分,总共40分)
1.性别(sex)概念与社会性别(gender)概念有何不同?这种区分有何重要意义?(20分)
2.请从权利框架分析媒体对某一脆弱人群(如残障群体、女性群体、农民工群体、艾滋病感染者群体等等)的报道偏见和应有的伦理原则。(20分)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什么是发展?请阐述发展概念的变迁,并结合某一发展领域(如减贫、流动、环境、性别、残障、公共卫生、抗击艾滋病、反暴力、人权等)的实践讨论传播在发展中的作用(30分)。
2. 联系你的个人经历及家庭背景谈谈你对传播与社会发展的治学旨趣。(30分)
研究方向名称:新媒体经济
科目名称:新媒体经济基础理论与实践
一、必答题(共2题,每题30分,总计60分)
1. 有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城市化红利的释放逐渐进入平稳期,以三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为主体的传媒行业下沉市场,逐渐成为新媒体经济的增量驱动引擎。请从用户消费观、细分市场增量领域或融媒体生态等角度,分析新媒体经济“下沉市场”的状况与发展可能性。
2. 请结合十年来媒体“突破性技术”,论述传媒领域AI赋能的应用场景与传媒生态变革的关系。
二、选答题(以下3题选答1题,每题40分,总计40分)
1.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保护的优势与弊端。
2. 请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全球新媒体经济未来的增长点在哪些方面。
3.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OMO平台型商业模式对知识付费的影响。
研究方向名称:媒介与社会变迁
科目名称: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的基础理论
一、必答题(共1题,每题40分,共40分。)
1. 请结合相关理论阐述短视频媒介的社会意义。
二、选答题(以下三题选答两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试论媒介与时间的关系。
2. 如何理解“技术自主性”?
3. 请对你所观察到的国内有关媒介技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做出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