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伪作?《列子》是假的吗?

2022-12-16 12:33 作者:诗人王千去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诗人王千去,一个以诗词创作为主,兼讲中国古代文学的冷门up主。欢迎大家来到我的“文化基础常识补全”系列视频,在前几期视频当中,我们简单讲了一下檄文、赋作等基本常识,梳理了一下它们的诞生、发展历史,分析了它们的深层内涵。本期视频的主题,叫做“伪作”。     

      “伪作”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假的作品呗!那么我要问了,什么叫假的作品?

·譬如说,假设有一本书写道“站在地球上看,太阳是自西向东运行的”;那么这本书是不是“假的作品”呢、是不是“伪作”呢?

·再比如,假设有一本书“自称”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继《石头记》之后的又一心血杰作,但你翻开这本书一看,里面一大堆曹雪芹时期甚至都还没有出现的手机、电脑、互联网——绝不可能是曹雪芹的作品;那么这本书是不是“假的作品”、是不是“伪作”呢?


(这张图片是占位的,

请先思考问题,

然后看答案)

      揭晓答案,后者,属于“伪作”;前者,不属于“伪作”。

      “伪作”这个词,其实有两个不同的意思。这是因为“伪作”的“作”,“作”这个字本身便有两类含义(多音字,读“作”的时候当然还能再加,但这里不需要考虑它):


“作”作为动词的时候,“伪作”的意思便是“虚假的制作”,即“假造”;

“作”作为名词的时候,“伪作”的意思便是“虚假的作品”,但这个“虚假”并不是指书的内容正确与否、真真假假,而是“作为某本书”是否真实——“伪作”即“托名假造的作品”。

(当然,伪作也不一定局限在“书”上,可以只是很短的文章;书籍之外的东西也可以,但是那就不叫“伪作”了,叫“赝品”)

      什么叫“托名假造的作品”?举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便是《列子》的“伪作”问题。注意,我们要讲的是《列子》这本书的“伪”,而非“列子”这个人的“伪”,虽然世界上也曾经有过“列子并非某个真实人物”之类的论调被提出过,但原因却是非常扯的:

《庄子》里说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显然是超出普通人类能拥有的能力了;而《庄子》的寓言故事中经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什么“无名人”、“天根”,所以这个“列子”搞不好也是虚构出来的。

      然而,除了《庄子》以外,什么《尸子》、《战国策》、《吕氏春秋》之类的也不时提到列子这个人,而非《庄子》一书的专利;各路史书中也不乏相关的记载。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亦作圄寇,又名寇,字云。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约与郑繻公同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据说著书有二十篇,十多万字;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校订古籍时《列子》也包括在内,此时的《列子》一书也流传下来了二十篇整。但可惜是他们一群人,五篇+三篇+四篇+六篇+二篇总共凑出来了二十篇。去掉有十二篇重复的,就只有八篇。总篇幅,或者说“字数”不详。最早的《列子》,也就是从列子时代到秦朝的《列子》版本,我称之为“战国版本”,也就是《列子》的原始版本。而到刘向手里重新被整理出来的八篇版的《列子》,是《列子》的第二版本,我称之为“汉朝版本”,《汉书》的《艺文志》录《列子》一书有八篇,对应的就是这个版本。

      后来,唐朝天宝四年,列子被唐玄宗封为“冲虚真人”,《列子》一书遂得名《冲虚真经》,所以大家一定要少“冲”,要不然容易“冲虚”(大雾

      而且这“真经”呢,也不真,属于是“伪”经。“汉朝版本”的《列子》对于原始的“战国版本”《列子》保存了多少,又改动了多少,我们已经是不得而知了。而“汉朝版本”又经历了一次散佚与重新编辑,“第三版本”的《列子》才是我们今天所有的《列子》的直接来源。

      晋代的著名玄学家张湛是《列子》最早的注释者,也是“第三版本”,我称之为“晋朝版本”《列子》的主编。他对于“汉朝版本”《列子》的流传和文本情况是比较了解的。

      张湛在《列子注·序》当中,自述他拿来做注的这本《列子》,是他祖父年少时从亲戚家的藏书中抄录到的;永嘉南渡之后,只剩下了《杨朱》、《说符》两卷内容加一卷《目录》,于是又辗转了很多亲友家里“参校有无”,终于“始得完备”,按目录攒出了“晋代八篇本”的《列子》——即《列子》的“第三版本”,也是流传至今日的所有《列子》的源头,篇幅只有三万余字。

      总结完《列子》的传承历史之后,问题就已经摆得很清楚了。具体地来说,如果现在你拿着一本《列子》,说:这书里的内容,就是战国时期那个列御寇写的——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因为,《列子》是伪作。

什么是伪作?《列子》是假的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