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胡适最爱红楼梦中“尤三姐”,最厌“林黛玉”

2022-09-26 23:04 作者:七哥皮卡丘  | 我要投稿

1929年1月3日,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由上海至杭州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第三次常会。次日上午9点,胡适参会并请辞董事一职;下午5时左右,会议便告结束。赴会之暇,胡适还参加了一次上海《铁报》“如何评价《红楼梦》人物”的民意测验。

这一事迹,从未见其日记或年谱记载,更无后人提及。但这的确是见诸当年报刊的确凿记载,并非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什么“掌故八卦”之类。这一新闻短讯篇幅不长,却将胡适在西子湖畔参加“红楼梦人物测验”的事迹简明记述了下来。胡适当时选择的最爱者为“尤三姐”,理由是“因为她有点骨气”,最厌者为“林黛玉”,理由则是“因为她刻薄小气”。


胡适“最爱尤三姐,最厌林黛玉”的个人评价,也可称一桩近代学林趣事与“红学”逸闻。

须知,这一桩趣事与逸闻的可贵在于,一向以“史料考据”为学术旨趣的胡适,对包括《红楼梦》在内的中国古典小说,大多只评述小说本身的版本演变史及作者生平之类,始终强调严谨的考证方法与缜密的史料证据链,鲜有直抒胸臆,直接点评小说人物之举。这一事迹恰可证明,即使再讲求客观、理性看待文学史的学者,对待小说人物也总会有十分鲜明的主观评价;或许可以终生不付诸论文表达,但还是有意无意地有所流露。


遗憾的是,由于记述简短,无从获知这一事迹的更多细节。据查,1929年的《胡适日记》于1月5日这天中断,至10日重又开记。会议期间,他在杭州逗留了几天,不可确考,至少两天,却可肯定。在这两天之中,据其日记所载会议议程之多,他本人还兼会议秘书,恐无法抽身闲逛;与《铁报》记者侃红楼、填表格,更无从说起。所以,会议之后次日,即1929年1月5日与《铁报》记者晤面的可能性较大。或者说,1月5日至9日,胡适均有在杭州逗留的可能性,这期间也皆有与《铁报》记者晤面之可能。

事过二十年后,时至1949年4月1日,仍有此次测验当事人对此念念不忘,又撰写了一篇题为《胡适热恋尤三姐》的文章,来忆述此事。文中写道:


十五年前沪上某银行在杭州举行之民意测验,列举一问题曰:“在红楼梦许多钗裙之中,你最喜欢哪一位?”当时收到答案甚多,统计结果,最多人喜欢林黛玉,但在此堆叠成丘之函件,内有一封胡氏之亲笔函,称其于红楼梦中人所喜欢者乃尤三姐,其列举理由,称尤三姐冷艳如冰,热情如火,出污泥而不染。虽难能可贵,主事者得此函后,曾大事宣传一次,有一女读者竟投函反问胡夫人是否喜欢柳湘莲,惜胡夫人并未还答耳。但胡氏之热恋尤三姐已为一时之佳话。


除了时间记忆略有疏误之外,将二十年前的测验误作“十五年前”,文中提到的胡适亲笔所写“最爱尤三姐”之理由,较之《铁报》报道者,还更为充分一些。譬如,胡适称“尤三姐冷艳如冰,热情如火,出污泥而不染”云云,足可补充之前报道中仅称的“因为她有点骨气”这一句话评价。再者,此次测验全民投票的统计结果,乃是“最多人喜欢林黛玉”,而胡适评出的“最厌林黛玉”,恰恰与“民意”相悖。


胡适这一事迹,于后世读者而言,可视作趣事或逸闻,茶余饭后聊作谈资,亦无不可。另一方面,对于所谓“红学界”而言,“新红学”开创者胡适的相关事迹研究已颇见规模,且早已推出《胡适红学年谱》,这一事迹或还有“入谱”之价值。

胡适最爱红楼梦中“尤三姐”,最厌“林黛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