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记录系列008 日本漆艺【研出变涂——津軽塗】

2023-04-26 23:41 作者:工藝新潮  | 我要投稿

津軽塗 

Tsugaru-nuri

津轻漆器是津轻地区的传统漆器,以青森县弘前市为中心,是日本最北端的漆器生产地区。 津轻氏族的漆器大师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抛光技术,从明治时代(1868-1912)开始,这种技术被称为 "津轻涂",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津轻漆器 "没有确切的定义, 据说,"津轻漆器 "一词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时首次出现的,这个名字同时被用来确定漆器的生产地区。 津轻地区的漆器产业传统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中期。 今天,津轻漆器被用作津轻地区制造的传统漆器的总称。

津轻涂也是青森县唯一由经济产业大臣指定的传统工艺。

津軽塗の製品 湯呑小鉢
津軽塗の製品 お椀
津軽塗の製品 茶道具

津軽塗の製品  盘

津轻涂(Tsugaru-nuri)有四种典型的代表技法,归类于髹漆中的”研出变涂“。分别是唐塗(karan-nuri)七々子塗(nanashi-nuri),錦塗(karan-nuri)、紋紗塗(monsa-nuri)并以此为基础。

四种典型的代表技法

津轻涂的特点是、实用,同时具有极其优雅的外观。其素地多使用的“青森HIBA”(青森县特产的针叶木,桧木科的一种)表面呈现出的层次感有一种从底部散发出来的深度和变化自如地多样性。

唐塗KARANURI

是津轻漆的代表,也是当今最广泛生产的漆器类型。唐涂特有的复杂的斑纹图案是通过总共40多道工序产生的(津轻地区),其中包括反复上色、干燥和抛光,它至少需要一个半到两个月才能完成。

在津轻涂的技法上,唐涂的历史很长,可追溯到正德五年(1715年)就已经出现了“唐涂之御文箱~”的记录。“唐涂”这个名字来自于 “唐物 "一词,该词最初是用来指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意思是“优秀的东西”、“稀有的东西”,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潮,所以被命名为“唐涂”。因为要花费大量的工夫和时间,所以别名被称为「馬鹿塗り」。

唐涂

七々子塗NANAKONURI

七子涂是一种研出变涂的技法之一,其特点是通过撒油菜籽以创造出图案。由油菜籽形成的小环的图案让人联想到鱼卵,因此有“七子”、“鱼子”、“菜菜子”等文字。津轻漆中七子漆的历史不太清楚,但不被认为是津轻漆独有的涂法。

例如延宝六年(1678)加贺藩的工艺标本《百工比照》中,就有“鱼子”的名称。此外,小滨藩的藩医在延宝年间记载的书籍中也有“鱼子涂”的说法。由此可见,大概是在藩政时代通过与其他藩的交易渠道传播开来的。

由于可爱的小轮纹,透着高雅的气质,深受日本女性的喜爱。

七子涂

紋紗塗MONSHANURI

在黑漆的图案上撒上纱的炭粉,黑漆的图案多以线描为主,稻壳在津轻地区被称为纱,之后研磨抛光完成的技法被称为纹纱涂。到今天为止明治维新以后的作品很少,现在作为一般产品已经很难见到了。

纹纱涂这个名字的意义和它的起源历史无法准确确定,但纹纱涂的一个原则是,它是一种以炭粉和黑漆为主要成分的变涂技法,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技术,而是具有变化自如的多样性。

纹纱涂

錦塗NISHIKINURI

锦涂如其名,是表现了锦的华丽氛围。锦涂是七子涂的一种变化,纹样的图案和用色都有规定是,在七子涂的基础上用黑漆将樱花设计成古典唐草风格的唐草文,以及描绘菱形闪电型的纱绫形状,撒上锡粉,使人联想到锦的华丽技法。制作起来非常费工夫,需要更高的技术。因此,据说现在使用錦涂的津轻涂职人极少。因此产品很少,价值非常高。锦涂是流传至今的津轻涂四种技法中最新的一种,汇集了向往华丽的金、银莳绘的平民们的想法,是一种绚烂豪华的涂绘技法。

锦涂

津軽塗技法工程

唐涂的下地工程板


坚下地(津轻涂特有的坚固底漆)

津轻涂的下地,是漆基底中的一种,被称为本坚地的技法被使用。

首先调整好木地的形状和表面后,直接上漆,木地固,为了防止木地的裂、乱、收缩差等。

将和米浆、地粉或磨刀粉混匀的漆篦子反复涂抹,最后磨得平滑。


津轻涂下地工程

观看视频【全记录系列】通过不限于图文的方式,更直观的看到一件器物的诞生。

工藝新潮【全记录系列】通过不限于图文的方式,更直观的看到一件器物的诞生。

「工藝新潮KOGEISHINCHO」

成立于日本东京的中日青年工艺作家运营机构。

ー以时间为轴,以器物为托ー

专注工艺文化传播,以工艺作家为本,开拓工艺美学新世界。

主张坚持原创性,饱含深度性 ,具有公共性。

kougeishincho@gmail.com

合作/投稿/请发送邮件至邮箱


参考来源:津軽塗 青森県漆器協同組合連合会


全记录系列008 日本漆艺【研出变涂——津軽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