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为什么提出六西格玛?
他是基于在导入克劳士比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思想体系结合IT行业的特点开发出的一种基于数理统计的改进方法论。当然,也是日本产品质量的崛起,抢占了摩托罗拉的汽车半导体的市场,倒逼自身开始变革。当时摩托罗拉有一个半导体的一个生产线,因为不合格,损失太高,他们就把这条线卖给了日本人。结果日本人在他们本地什么都没做,当地的员工当地的设备什么都没变,用一年的时间收益翻了好几倍,这给当时的摩托罗拉内部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思考为什么日本人行我们不行,所以当时摩托罗拉内部开展了一场所谓的对标风暴,开展了这场品质革命。

六西格玛之父比尔·史密斯,他是一位工程师,提出要在休哈特以往提出的三西格玛水平基础上再翻一倍,提到六西格玛的水平。提到六西格玛水平,我们的过程就不会带来这么多不良品,就能够达到我们的质量收益。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半个规格线,容纳六个标准差的一个统计概念,这就是我们六西格玛最开始一个雏形。通过实施六西格玛摩托罗拉积累了很大的名声以及财富,但是摩托罗拉推行六西格玛更多是基于统计技术应用的内部推行,并没有在外部开展。

迈克·哈里在1989年加入摩托罗拉六西格玛研究院,开发了六西格玛的培训方式,在以往的统计概念基础上加入了领导力,还有团队建设这些软的工具,将“绿带”、“黑带”不同员工的定位方式引入了六西格玛。然后他们通过实施六西格玛而让六西格玛在当时的金融华尔街开始有名气。这个时候六西格玛还没有走向市场。

通用电气(GE)的传奇领军人物杰克·韦尔奇,他在打高尔夫的时候,听他的朋友提到六西格玛居然在资本市场这么有名,就开始引入过来并且也开始创立了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些 DMAIC 的路径,以GE特有的方式推行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彻底通过GE走向全球,在当时确实给GE带来非常大的名气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