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谈窦建德,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一)

2023-02-16 14:10 作者:风来疏竹雁度寒潭  | 我要投稿

       窦建德,贝州-漳南人,在今河北-衡水市一带。其在隋末群雄中,算是农民起义的杰出代表之一,同时期其他杰出的农民势力还有瓦岗寨和杜伏威等。相比较瓦岗寨前后两任领袖(翟让、李密)斗争激烈,窦建德在建立稳定的势力雏形时、权威还是很重的。至于杜伏威,在江南一带活动,有看过《大唐双龙传》的小伙伴,可以知道这位就是男主角的义父。转入正题,窦建德曾为小官、类似于现在的村长,犯法、流亡天下。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其阅历增加、开始逐步跳出早期农民起义领袖的局限圈子,明白天下大势已不在隋。

       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窦建德所在的贝州靠近此处,因此成为征兵的重点区域。窦建德增补为二百人长,但由于其眼光长远、也不十分信任朝廷,因此没有急着赴任。期间,其好友(苏安祖)逃避兵役、杀死知县,窦建德收留。窦建德随后资助孙安祖在高鸡泊为盗贼,孙安祖逐渐发展起来。隋朝当时的局面已经开始崩坏,此地还有张金称、高士达等一伙势力,或许是因为窦建德有名头、或许是高士达等知道窦建德和孙安祖的来往,因此屡屡劫掠都放过窦建德。当地官员为了应付上面的责难,轻率认定窦建德和高士达等有来往。于是发兵围攻窦家寨,窦建德无奈反击、但是寡不敌众,最终族人死伤很多、窦建德投奔高士达。这一步,就看出窦建德的老辣;其是孙安祖的好兄弟,若是前去、即便孙安祖有异心,其至少也是个二当家;而去高士达那里,没根基、不会有太高的地位。但是随后的发展,证明窦建德是早有成算的。高士达和孙安祖很快火并,孙安祖被杀、麾下数千人归降窦建德,之后壮大到万余人;高士达或许是心胸开阔、或许是感觉尾大不掉,让窦建德为军司马。大业十二年(616年),窦建德诈降和突袭并举,大破隋军,声势浩大。隋朝派出老将(杨义臣)出马,这时候窦建德和高士达的矛盾显现:杨义臣先消灭张金称,窦建德认为应该坚壁清野、以逸待劳,高士达不听、直接莽、正面迎战杨义臣。于是高士达被灭,窦建德率百余人马逃出。之后杨义臣班师回朝,窦建德破饶阳、集聚人马,再返回旧地。

       此时的窦建德彻底没了掣肘,开始大展拳脚:面对隋朝官员,其加以甄别、收降;面对读书人,其礼遇、重用;自己和家人生活朴素,对于士兵封赏却不吝啬。大业十三年(617年),窦建德称长乐王;之后大破薛世成(隋朝将领)、攻破河间城,建都乐寿、改称夏王。王号的变更,证明窦建德的野心在增长,夏可是中国第一个朝代。

        为了大家的阅读体验,暂时就到这里。本文大约1000字,欢迎喜欢隋唐历史的小伙伴,留言反馈、点赞分享,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浅谈窦建德,一位农民起义领袖(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