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扭腰、摇花手……全球都跳科目三,有人嫌辣眼睛,吐槽恶心
大家好,我是小事哥!
这年头,越土越low越容易流行,越容易上热搜!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或者见过,海底捞的服务员们为顾客跳一种叫做“科目三”的舞蹈。
这种舞蹈由摇花手、扭腰、摆胯、半崴不崴的脚和节奏鲜明的BGM组成,看起来十分魔性和欢乐。
近日,这种舞蹈在抖音平台上爆火,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和吐槽。
“科目三”的由来
据广为流传的说法,“科目三”源自广西某婚礼现场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
此后坊间流传,“广西人一生中会经历三场考试,科目一唱山歌,科目二嗦米粉,科目三跳舞”。
“科目三”跳的舞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种摇花手、扭腰、摆胯、半崴不崴的脚的舞蹈。
这种舞蹈的特点是动作夸张、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很适合在喜庆的场合表达欢乐的情感。
随后,这种舞蹈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
网友们纷纷模仿、创新、挑战,将这种舞蹈与各种场景、人物、音乐结合起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版本和风格。
从农村到城市,从学校到工作场所,从海底捞到地摊,从小孩到老人,从男孩到女孩,从中国到国外,几乎没有人能抵挡住这种舞蹈的魅力。
不少网友在抖音上发布了自己跳“科目三”的视频,展示了自己的舞技和风趣。
这种舞蹈也被称为“广西科目三”或“摇花手”,有人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健身运动,称之为“广西操”。
海底捞的“科目三”
在海底捞门店里,只要听到顾客说一声“我要科目三”,服务员们就会立刻为他们来上一段魔性的舞蹈。
有不少消费者和舞蹈博主也纷纷到店与服务员们联动打卡,发布相关的视频。
仅“海底捞科目三舞蹈来上分了”这一个话题,便吸引了超过15亿次的播放。多个相关的话题也频繁冲上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海底捞的“科目三”舞蹈,不仅为顾客带来了欢乐,也为服务员们带来了收益。
有不少海底捞的服务员们因为跳这个舞蹈而走红,迅速涨粉。
比如大连大商海底捞一名科目三小哥,个人账号粉丝已有37万多,并在不同海底捞门店“巡演”;还有一名小哥因跳这支舞,两天之内就增粉超过20万。
有传闻称,这些能够跳舞的服务员在海底捞的月薪超过1.2万元。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回应,海底捞一直鼓励门店伙伴结合自身特长和顾客需求进行各类创新,并设立了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
门店岗位实行计件薪酬,多劳多得,“具体工资薪酬的话,因为有门店和区域的差异,没有办法一概而论。”该负责人表示。
海底捞的“科目三”舞蹈,无疑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手段,它利用了当下的热点和流行趋势,为顾客提供了一种新颖和有趣的服务体验,也为海底捞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话题。
微信指数显示,11月23日,海底捞的微信指数飞速蹿升,从前一日的2.48亿直线上升至了6.25亿,
在11月24日小幅回落至5.04亿后,海底捞的微信指数在11月25日达到了6.57亿,再次创下了近30天内的新高。这对于海底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流量红利。
海底捞的业绩在此前一度遭受重创,2022年,其营收同比下滑超过两成,利润更是陷入了巨亏的泥潭。不过目前海底捞业绩已有所恢复,今年上半年,其期内溢利达22.59亿元,已经逼近2019年全年的盈利水平。
有网友评论,在海底捞跳舞一个月后,腿可能就成这样了……
有些顾客认为,这种舞蹈有些低俗和不雅,不适合在公共场合展示,尤其是在有小孩的家庭前。日前,话题#顾客吐槽带娃去海底捞看到科目三很不适#冲上热搜第一。
网上有顾客直言,想不通这种舞蹈为什么会突然爆火,作为带孩子吃饭的家长,看到服务员扭来扭去的行为,“有些恶心”。
有人支持服务员跳这段舞蹈,表示很欢乐、氛围很好,也有人赞扬服务员的用心良苦和创新精神。
也有人表示不喜欢这种舞蹈,认为它有损海底捞的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准,也有人质疑服务员的舞蹈技巧和收入水平。
不止国内,国外也在跳
“科目三”舞蹈,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在国外引起了关注。这种舞蹈已经跨越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现象。
在中国台湾省,这种舞蹈被称为“广西摇”,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
无论是在街头巷尾、景点名胜,还是教室食堂,岛内年轻人摇手就来,随时都能舞起来。
台湾一些中学甚至把它作为增进中学生体质的课间操。
有不少网友就感叹“车同轨,书同文、舞同目”。
在俄罗斯,这种舞蹈也引起了一阵热潮。
有不少俄罗斯网友在抖音上发布了自己跳“科目三”的视频,展示了自己的热情和风趣。有的还穿着传统的俄罗斯服饰,跳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在英国,这种舞蹈也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有的英国网友在抖音上表示,他们非常喜欢这种舞蹈,觉得它很有趣和有挑战性。有的还邀请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一起跳,形成了一种欢乐的氛围。
在迪拜,这种舞蹈也引起了土豪大哥的兴趣。
有的土豪大哥在抖音上晒出了自己跳“科目三”的视频,展示了自己的富裕和奢华。有的还在自己的豪车和私人飞机上跳,让人眼红。
“科目三”这种舞蹈已经火遍全球,吸引了各种肤色、各种服饰的人都变身摇子们,说着一口塑料普通话,熟练地展示这门中华传统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