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乐传里理想主义者和现实的碰撞

2023-08-05 12:40 作者:寒玎  | 我要投稿

第盛天和韩子安是理想的化身。韩子安可能毕竟还有儿子、孙子要考虑一下,第盛天就纯纯理想的代言人。他们建立的理想主义王朝作为一篇文章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奇怪,但落实成一部剧时,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简直跃然纸上。 表面来看,他们达到了他们的期待:民间可以参政议政,监督限制权力;韩家执政,帝家监督,两党同时拥有执政权,竞争上岗;男女平等,甚至民间有“养儿子没用”之语;培养出来的第三代,颇有他们天下大同的风范,能够做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但实际上,统治阶级里,他们的理想除了韩烨根本没几个人信。 韩家没信。韩家第二代只有一个人,是两人亲自教导的,和帝家第二代还是好友。他却时时刻刻觉得他爸会废了他,第盛天会废了他,每天都想要拔出帝家这个眼中钉,对第盛天只有恐惧忌惮,毫无亲近。 帝家表面信了,但潜意识里也没信,所以要握住军权,铸币权,晋南自成一派,堪称国中之国。 他们自己信吗?某种程度上,潜意识里也不信。 所以韩子安行为离谱。死前要求第盛天当个死人不再入京,但又不告诉他儿子,全凭第盛天自己愿意。重病需要第盛天续命,又不告诉妻儿,搞得好像直接抛妻弃子,和小三恩爱三年。 第盛天也是。她明明活着,要死那么多人,还管什么没用的承诺。真以天下为己任,这时候什么能比救人重要?只能是她心里也怕帝家并不无辜,或者更可能的是,她心灰意冷,已经不在乎她打下的天下了。否则怎么理解呢? 他们这些操作,我会觉得这两个人对自己打下的天下,简直是没有人类的情感,只是为了试试自己的执政理念能不能行,行为各种和正常人格格不入。而他们的家人都只是正常的有私心的普通人而已。 所以,可以预见的悲剧发生了。发生前,两个人一个都没预料到,直接是措手不及。发生后,还活着的也啥都不管,让第三代自己挣扎去。等第三代把事干完了,第二轮的悲剧已经坐实了,才跑出来莫名其妙的救人。 这方世界,看起来民众可以随意议论皇家事,是非常宽容的政治氛围。但却可以有坑杀八万军人,一个大家族182口人直接去家里全杀掉的连坐法律。 看起来人人平等,皇帝和太子平易近人,皇宫随便进,但刑部一把手天天研究怎么酷刑逼供。 看起来男女平等,但变扭的女性代表:帝家家主和女主,表面占上风,可以挑战皇帝,但其实谁都不敢要实权。 翻案明明占据道德制高点,这么多人死于上位者的猜忌,结果却显得好像底气不足。凭什么不能承认这就是zz斗争,非得搞道德完人?曾经我没有不臣之心,你非要猜忌,好啊那我就不臣怎么了,就是要把权力握在手里,你恐惧去吧,我何必畏畏缩缩。 即使如此,韩烨没有放弃,他用自己来换其他人的觉醒。他换到了皇帝的反思,女主愿意辅佐皇帝。但他走到这一步又何尝不是重压下的变相放弃呢?他太孤单了,他总是一个人力挽狂澜,他期待的同行人,一直没能等到。 这些矛盾,不仅仅因为编剧不用心,不同目的导致编的剧情自相矛盾。其实更是因为,原著的理想世界,从一开始就有不合理的地方。最终这个割裂的剧本,更是直接反应出利益交织下现实对理想的嘲讽。 那么,面对现实,是坚持相信那个理想的世界必然实现?还是直接否定,认同每个人都有私心,理想世界只能是天真的幻想而已? 我一直认为,这不是理想的错,而是未知世事的错。选择相信理想世界是没有错的,只是要实现它,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更多投入真实生活的体验,需要更多的学习充实自己,需要更多相信别人的能力,需要与人合作的能力,需要领导的智慧,可能还需要智慧去拆解达到理想的每一步。从眼前慢慢的一步一步走,而不是好高骛远,想要一下子全实现。 有理想还得有通往理想的道路,而这个道路肯定是曲折的,不会是建好高速路让人直接开车走的。 故事告诉我们的是,烂可以烂到什么程度,但也告诉了我们,好可以好的什么程度。 剧里,只有自己的韩烨,做到了垃圾堆里开朵花。剧外,我们是可以寻找同路人,我们不是只有自己,不是吗?悲观的人,也会被乐观带动,至少一起去试一试才知道结果如何。

即使这一次结果是失败的,但努力的过程本来就能带来力量。努力过,才知道哪里是坑,才知道要怎么修改通往理想的路。终有一天,会找到正确的路。

安乐传里理想主义者和现实的碰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