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北大宿舍女生与上野千鹤子的谈话 我想说:
丑陋的现象往往被包装、掩饰、甚至以美好的表象来讨好看客、大众。
当揭开一系列的面纱,会看见赤裸裸的面目。
有些习以为常、赖之以生存的事件、文化并不是理所当然,不是完美无瑕、不是纯洁如玉,更不该被奉为圭臬,被人所向往。
当虚假的面目被戳穿,他们无法再以正常、普遍为名。
平台向我们展示的美好家庭可被称为模范家庭,而被吹捧、被向往、被粉丝甚至路人认可的家庭、婚姻、亲子up主所表现的种种终究可以被拆解、分析,将具有迷幻性的视频作品以不同维度进行解析。
我们可以看到,美好背后,有多么客观甚至冰冷的逻辑。
很多人不假思索地投入生活,以为自己的小世界如此的理所当然,甚至以自己理所当然的生活作为多元的一份子而感到具有合理性、拥有价值感。
互联网之外的生活里,没有过多人干涉他人的家庭、其他个体的私事。然而,一个完全可供分析的文化产品出现在公共媒体,我们必然可以从具体的产品看见、解读出更多内容。那些在现实生活里,我们自然掩饰的、视而不见的、未经审视的、自我糊弄的太多事在他人的眼中却可能一览无遗。
人类的生活不是理所应当,在小世界独自快乐的状态,如同脆弱的肥皂泡飘到人群中,车流中,又怎能埋怨别人的任意一挥手竟将你戳破?
或许过于自我,或许过于自卑,但处于千变万化的世界,更处于世界上矛盾如此集中的互联网,静止的你怎么能轻易地永恒地活在幻梦中呢?
个人发布的内容若遭遇到较大的舆论激烈的反响,便应当作出正面回应,作为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更应该将舆论引导至正向,而非不作为,糊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