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名胜古迹的虚词联

2021-09-17 07:35 作者:独活氏  | 我要投稿

【转载】发布时间:2020年2月28日

来源:《对联》杂志

作者:刘书龙


新疆旧时伊犁九城之一的惠远城中有一亭名“过复亭”,为清代戍边、充军官吏休息听候发落之所,清人刘凤诰曾题一虚词联于亭上云:


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该联为集句联,上联语出《论语·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下联出《易·复卦》。联语浑然天成,寓意深远,且首字又巧嵌亭名“过复”二字,可谓是绝妙之极。


南宋末,文天祥于广东潮安兵败被俘,张世杰于崖门兵败溺死,陆秀夫负九岁的皇帝赵昺在御舟投海殉国,后人为此在广东新会市崖门修三忠祠奉祀宋末这三位忠臣,并撰一联云:


臣事君以忠,其三人,斯仁至矣;

士见危受命,虽百世,有宋存焉。


联颂三人“事君以忠”,“见危受命”、“斯仁至矣”、“有宋存焉”,运用古汉语中的虚语,加强其语气来表彰“三忠”的忠烈,写得巧妙自然、极具特色。


贵州炉山县城隍庙有一则集字虚词联,联中模仿阎王对死者的发问,写得非常幽默有趣:


德之不修,吾以汝为死矣;

过而不改,子亦来见我乎?


该联上联的前半句集自《论语·述尔》:“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后半句集自《论语·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下联前半句则集自《论语·卫灵公》:“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后半句则集自《孟子·离娄章句》(上):“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该联集句成联,巧用虚字,浑然天成,且极具讽世之意味,非高手不能为之。


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皆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而《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赤壁赋》中的“客亦知夫水与月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又皆是名篇中的佳句,后世多有化用,如南宋词人刘克庄《水调歌头 · 客散循堤步月而作》即有句云:“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除此之外,福建连江青芝山青芝寺(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年间重修后殿,一九三四年重修前殿,现存主要建筑有梅花楼、松风阁、啸余庐、藏骨塔、第一亭等亭台楼阁十余处)内以之为联:


翁之乐者山林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联中虚词与实词相间陈列,对仗工整,韵律协调,音韵和谐,把一位归隐田园、忘情山水的失意文人的形象描绘得十分形象生动。此联后世还多有续作,如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吴熙载,就此续联赠友人,贺友人新居落成:


热不因人,翁之乐者山林也;

居虽近市,客亦知夫水月乎?


清代道光年间,在贵州兴义府知府任上的张锳(洋务派代表张之洞之父)亦曾续此联题于贵州安龙县招提一览亭:


客亦知夫水月手?即此悟天心人性;

翁之乐者山林也!好同参鸟语花香。

责任编辑:徐睿明

名胜古迹的虚词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